SKP來穗,廣州高端商圈格局生變

“SKP進駐廣州”已不再是傳聞。1月初,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太古聚龍灣、華潤萬象、SKP、南站環球貿易廣場、北站免稅綜合體等商業載體建設。同一時間,越秀商管宣佈,北京華聯(IFC)百貨有限公司已和廣州IFC寫字樓簽署租用辦公室的合約,簽約時間爲2023年底。目前,廣州SKP的位置尚未官宣,業內猜測較多的是位於天河區珠江新城東側的跑馬場地塊。

“SKP來穗”消息盛傳多年

早在2021年8月,中國政府採購網發佈一份競爭性磋商公告,提出將對馬場地塊進行功能提升發展策劃項目招標。文件顯示,地塊功能定位將對標北京SKP等國際著名CBD地區,自此跑馬場或將引入SKP的消息便不脛而走。

2022年第八屆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首屆全球獨角獸CEO大會上,華潤集團、北京華聯、太古地產三大商業巨頭均透露將加快萬象城、SKP、太古裡三大地標性商業綜合體在廣州落戶。該屆投資年會上,廣州市政府與北京華聯集團簽署戰略框架協議,將在廣州市落地一座集購物、休閒、娛樂於一體的華南首個SKP項目。

2023年初,“廣州天河發佈”官方微信曾透露,天河區將緊扣兩個核心商圈高質量發展,加快商圈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服務對接北京華聯SKP、華潤集團等意向投資企業,全力推動企業落地落戶、增效增益,加快鵬瑞集團等8個商業項目建設,着力提升商圈消費能級,推動零售業質量提升。

2024年1月15日,廣州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在2024年工作安排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太古聚龍灣、華潤萬象、SKP、南站環球貿易廣場、北站免稅綜合體等商業載體建設。南都記者留意到,同一時間北京華聯(SKP)入駐廣州IFC寫字樓辦公室的消息便官宣了出來。這意味着“SKP進駐廣州”的消息傳了兩年多後,終於有了切實進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過去20年來廣州商業發展一片繁榮,但高端商圈的格局較爲單一,奢侈品商場僅有麗柏廣場和太古匯。2004年位於越秀區環市東路的麗柏廣場開業,成爲廣州第一個奢侈品商場,其所在的環市東商圈也是廣州最早的中央商務區,以及當時的高端消費集中地。2011年落地的廣州太古匯填補了天河路商圈的奢侈品消費空白,並在後續運營中逐漸取代麗柏廣場,成爲廣州奢侈品商場擔當。“重奢店王”SKP的落地無疑會改寫廣州高端商圈的格局,對於廣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同樣意義重大。

當前,廣州正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城市商圈建設提檔升級,做優做強天河路—珠江新城、廣州塔—琶洲、長隆—萬博商圈,高品質提升北京路—海珠廣場、上下九—永慶坊商圈。

“廣州的零售商圈業態相對成熟,北邊的白雲新城、南邊的長隆-萬博商圈都已經定型,可以局部改造升級,但很難有飛躍性的發展,越秀區、荔灣區以及北京路、上下九也都是非常成熟的地段,且物業老化,目前來看能產生大變化的商圈只有珠江新城東側和琶洲東”,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先慶向南都記者分析稱,各地段比較下來,在廣州能生長出一家超越太古匯的高端百貨的地方只有跑馬場。“首先它周邊三公里的酒店、會議中心、樓盤等配套設施是能夠匹配高端商場定位的,其次具有交通優勢,最後是面積足夠大,所以SKP落在跑馬場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王先慶看來,SKP落地廣州的機遇大於挑戰。他說:“廣州不缺商場購物中心,但亟須一個地標性的商圈能夠匹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地位,SKP的引入恰逢其時。”

“店王”年銷售額265億元

在業內流傳着這樣一句調侃,“當你覺得自己有錢的時候,建議去北京SKP逛逛。”這座“中國最壕的商場”吸納了全球近千個品牌,被稱爲“奢侈品的庫房”“富人的購物天堂”,每年兩場的北京SKP店慶活動總能引發排隊搶購,連勞力士的櫃檯都曾被一掃而空,SKP店慶也因此被調侃爲“有錢人的雙11大促”。

北京SKP(原名新光天地)最初由臺灣新光三越(臺灣新光集團和日本三越百貨MITSUKOSHI合資)與BHG北京華聯集團合資打造,雙方各自股權50%,於2007年開業。從第一年開業,北京SKP就引入了包括Prada、Gucci、Chanel、Fendi等在內的超過900個品牌,其中有約40%的品牌系首次進入北京市場。

“SKP”是新光天地(Shin Kong Place)的英文縮寫,儘管此後新光三越和北京華聯集團因矛盾糾紛而“分手”,BHG北京華聯集團仍繼續沿用SKP的品牌。2011年,雙方協商一致,華聯收購部分新光股權,成爲合資公司的大股東,管理權也轉移到華聯手中。從2015年5月1日起,新光天地正式改名爲“北京SKP”,而後,在北京華聯集團的主導下,北京SKP一路高歌猛進,成爲百貨商場中的佼佼者。

數據顯示,北京SKP從2011年開始幾乎蟬聯國內商場銷售榜冠軍,2019年成爲全球坪效第二的高端百貨,僅次於倫敦哈羅德百貨。2020年,北京SKP銷售額創下177億元的新高,首次超越英國哈羅德百貨,同時也超過了東京新宿伊勢丹,問鼎全球奢侈品百貨“店王”。

據悉,2021年北京SKP銷售額近240億元,同比增長35%;2022年北京SKP銷售額有所下滑,爲239億元。據時尚媒體時尚商業Daily報道,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SKP銷售額達265億元,較2022年的239億元增長10.8%;西安SKP銷售額達到80億元,略低於上年的95億元;2022年12月最新開業的成都SKP實現銷售額55億元,三家SKP總銷售額400億元。截至發稿,該數據並未獲得北京SKP方面確認。

增速放緩,向新一線城市擴張

目前,SKP僅在北京、西安、成都開出三家店。第二店西安SKP於2018年5月11日開業,成都SKP於2022年12月開業。從過去兩年的數據來看,西安店和成都店的銷售額都遠不及北京SKP,其中西安SKP的銷售額甚至在2023年出現下滑,這或許是BHG北京華聯集團在過去十年裡對SKP謹慎擴張的原因。

然而近年來,國內奢侈品消費的持續火爆再次點燃了SKP的擴張野心。根據此前業內市場消息,SKP的目標是在全國完成10家店的佈局。目前傳出在籌備中或計劃開店的城市剛好有七家,包括武漢(預計2024年開業)、杭州(預計2025年開業)、昆明(預計2024年開業)、合肥(預計2025年開業)、呼和浩特和廣州。此外2022年6月,上海虹口北外灘也傳出將迎來SKP的落戶,截至目前尚未有新進展披露。

“看好SKP在其他城市的落地,首先,新落地的目標城市,基本都是區域中心城市,而且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其次,從經濟上看,中國正在進入具有中國特色的M型社會,對平價商品和奢侈品的追求,是M型社會的兩大特徵,因此對奢侈品的需求還會上漲。最後,北京和西安的成功,證明SKP已經跑出了一套可以複製的商業模式,這個模式是有市場的。”壹覽商業創始人楊宇表示。

“一方面,北京SKP的定位更傾向於折扣奢侈品和輕奢品,很多品牌打折力度比較大而且品牌也相對其他百貨來說更加全面。另一方面,近些年奢侈品在電商平臺的發展並不順利,對於高客單價商品消費者更願意相信線下,同時電商購買奢侈品的尊貴感和被服務的購物體驗沒有實體好。”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向南都記者表示。據其觀察,北京SKP不僅吸引本地消費者,也有很多專程從外地過來購買商品的消費者,因此具備在外地開店的品牌基礎和用戶基礎。

但從區域龍頭走向全國連鎖必然要面臨和本地百貨公司的競爭,尤其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幾乎都有1-2家佔據地理位置優勢的奢侈品百貨,SKP想要切走一塊蛋糕並不容易。如廣州的太古匯、深圳的萬象城、南京德基廣場、杭州大廈、成都IFS等地標性商場年銷售額均在百億級別。上海更是高端百貨業態雲集,第一梯隊的上海國金中心IFC、上海恆隆廣場的年銷售額均超過100億元,上海環貿ipam商場、上海恆隆港匯廣場、上海青浦百聯奧特萊斯廣場、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等十多家百貨商場年銷售額均在30億元以上。

“首先,位置難尋是SKP複製的一大難點,奢侈品百貨商場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全國適合的城市不多,有不少城市已經產生了自己的奢侈品百貨商場。其次,是奢侈品牌資源的調配問題,很多奢侈品品牌爲了保持品牌調性和避免同城競爭,在一個城市的拓展只開一個或者兩個門店,SKP再進去就必須要實現差異化調配品牌資源。比如,杭州已經有了杭州大廈和萬象城兩個奢侈品商場,而SKP在杭州的選址距離萬象城並不遠,難免會有同質化競爭。”楊宇分析稱。

此外,傳統百貨商場的業績逐年下滑也是懸在奢侈品百貨頭上的一把利劍。雖然北京SKP的銷售額仍在上漲,但增幅也出現了顯著收窄。恆隆地產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除了貢獻了60%收入的上海兩座恆隆廣場之外,恆隆其他中國內地城市的高端商場及次高端商場實際上增長表現欠佳,瀋陽與天津兩座次高端商場收入甚至錄得下滑。

出品:南都政商數據部、上海新聞部

統籌:甄芹

採寫:南都記者 馬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