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重新開通 長賜號終於脫困 擱淺6天災難落幕

長榮「長賜號」部分脫淺後,拖船將其拉到正常航道。(路透

長榮「長賜號」部分脫淺後,拖船將其拉到正常航道。圖一,衛星照片顯示,長賜號擱淺後,將整個蘇伊士運河河道堵住(美聯社)。圖二,Planet Labs衛星照片顯示,長賜號29日已部分脫淺並有所移動。(美聯社)

長榮海運承租的大型貨輪長賜號,在擱淺埃及蘇伊士運河6天后,29日終於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當天下午發表聲明,宣佈長賜號已完全浮起,運河交通可望恢復。長賜號脫困的那一刻,投入救援船隻紛紛鳴響汽笛慶祝。這場導致全球商品供應鏈大亂、經濟損失難以估計的夢魘,在月亮潮汐伸出援手,以及國際社會通力合作下,總算順利落幕!

強力漲潮助攻 船身終於轉向

幫助長賜號脫困的努力,29日中午時分趁着漲潮繼續。SCA主席拉比稍早表示,只要浪潮升到2公尺高,救援團隊將「致力把船身方向完全恢復,也就是在水道中央。」而這一波強力午間漲潮,果然成爲拯救長賜號的關鍵力量。

據參與救援的荷蘭專業疏濬團隊Boskalis執行長波多斯基說,長賜號在當地時間下午3點5分(臺北時間29日晚間9點5分)完全脫困,「蘇伊士運河可望重新恢復通行。」他說,長賜號已被拖至運河的湖區,以進行進一步檢驗

參與救援船隻 紛紛鳴笛慶祝

這場全球矚目的擱淺災難,仰仗比機具更具威力的大自然幫忙解套,拖船等船隻紛紛鳴響汽笛慶賀,路透社目擊者表示,看見長賜號在運河上行駛,埃及電視臺畫面,可看出貨輪位置已轉至運河的中央。追蹤海上交通的海事網站衛星資料也顯示,長賜號已離開河岸朝運河中心而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形容,這是7天以來,該船影像遠離河岸。

長賜號脫困後,運河管理局將盡快讓船隻恢復通行。截至29日,至少400艘船隻仍等待通過蘇伊士運河,各式輪船在河道南北大排長龍,一些船舶甚至排隊排到紅海地中海。拉比說,消化這些滯留船隻約需要3天半,「我們不會浪費任何一秒。」

全球貿易損失 每日90億美元

長賜號擱淺除導致蘇伊士運河這條重要貨運通道大壅塞,全球貿易每日損失上看90億美元,並令已經因疫情波及的供應鏈雪上加霜。由於塞船嚴重,目前並不清楚,運河交通何時纔會完全恢復正常。

29日凌晨,抽砂船、怪手和拖船,經過週末48小時努力,清掉長賜號周遭2.7萬平方英呎淤沙爛泥。荷蘭和日本團隊指揮拖拉作業,4點半把原本橫擋在運河中央的長賜號龐然船身拉開河岸並轉向,讓動彈不得的船尾重獲自由,現場汽笛大作,「真主至大!」歡呼此起彼落。

脫淺過程中,部分浮起的長賜號船身被轉正80%,原本船尾離河岸僅4公尺,船尾及船的後半部經大幅移動後,轉而面向運河。專家稍早曾警告別高興太早,因爲前端的球形艏還卡在運河邊。原本救援團隊盤算,29日下午任務若再失敗,可能得再等2到3天后的大潮,或者動用吊車船頭貨櫃卸下,以減輕貨輪重量,但這程序可能得再耗上幾天。所幸長賜號最後成功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