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活動不用免洗餐具!史前館徹底減塑 前進小琉球淨灘獲「海灘貨幣」

史前館爲了環境教育計劃前往小琉球交流,參與當地淨灘活動,獲得海灘貨幣。(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臺東縣環境教育中心」今年共同實行環保署減塑計劃,所有的課程會議及大型活動,均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日前更前進屏東小琉球,除了交流相關議題,也參與當地淨灘競賽活動得到第一名,獲得由在地藝術家創作的「海灘貨幣」一枚。

史前館配合環保署在實行「守護海洋.減塑行動:玩考古淨海灘」計劃,近年持續將減塑政策落實於館內各組室及各項活動中除了參與海岸線的認養,長期投入淨灘行動,並將減塑議題融入課程活動中,所有的課程、會議及大型活動,均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宣導自備環保杯及餐具,將減塑落實於生活中。

近來辦理增能培訓活動,特別組團至小琉球交流,瞭解不同地區的海洋廢棄物來源、在地的解決方式,並與當地組織交流學習各種減塑的創意及行動。史前館團隊在此次參訪行程中,團員全都自備環保餐具及環保杯,全程使用於飲食購物活動之中。旅途中因爲遇到大雨,除了自備雨具之外,也利用在地組織回收遊客遺留下的一次性雨衣重複使用,減少行程中所產生垃圾,延長一次性雨衣的使用壽命

▲史前館所率領的考古淨灘團隊,在淨灘競賽中榮獲第一名,並獲得在地藝術家創作「海灘貨幣」一枚。(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而史前館所率領的考古淨灘團隊,也參與由在地組織及海涌工作室所舉辦的淨灘活動,並於淨灘競賽中榮獲「海灘貨幣」一枚,不僅能一起爲海洋盡一份心力,更獲得在地藝術家所創作的海灘貨幣,對此次參訪團隊是個難忘的淨灘體驗

史前館表示,面對民衆開始對環保議題的重視,無論是政府部門學校單位企業團體家庭或是個人,都應該建立友善的減塑配套措施。提供環保餐具清洗站,配合減塑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讓減塑成爲一個最新時尚的環保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