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半夜抽筋痛醒 醫揪「1健康行爲」害的:很多人都中

一名女子經常半夜抽筋痛醒, 就醫發現,起因於女子的清淡飲食加上激烈運動,前者導致其蛋白質與鈣質攝取不足,後者大量消耗其肌肉與水分,進而流失大量電解質,造成嚴重抽筋。(示意圖/ Shutterstock )

一名30歲女子容易半夜抽筋痛醒,就醫檢查發現,原來起因於女子短時間內的清淡飲食加上激烈運動,前者導致其蛋白質與鈣質攝取不足,後者使其大量流汗、消耗肌肉與水分,進而電解質失衡,引發嚴重抽筋。醫師表示,常運動者一定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鈣質;此外,運動過後要記得補充電解質。

外科醫師陳榮堅在其個人網站中表示,抽筋分爲大範圍抽筋與局部抽筋。大範圍的抽筋與流汗、電解質失衡、缺鈣、肝腎機能差有關;此外,高血糖、高血脂未控制得宜者也較容易抽筋。

至於局部抽筋,他表示,可能是經常久站者因局部血液供應不足、肌肉過度疲勞、乳酸堆積嚴重、代謝不佳而導致局部抽筋。若稍微活動後就能改善抽筋情況,大部分屬於局部抽筋,「當肌肉量足夠時,調節血液的供應變好,就會減少這種抽筋問題。」

至於半夜抽筋,他表示,則可能是因爲營養不足與運動過於激烈導致。他舉例,上述女子10年前因爲甲狀腺亢進開刀,原本無任何異狀,但10年後突然容易抽筋,且常會半夜因抽筋而痛醒而就醫。陳榮堅幫女子檢查鈣離子發現,女子的鈣離子濃度偏低。

陳榮堅進一步詢問後得知,女子因爲準備要結婚,因此快速積極瘦身,飲食相當清淡,大多隻吃青菜,致其蛋白質與鈣質攝取不足。此外,女子又選擇激烈的跑步做爲運動方式,此類運動會消耗大量肌肉與水分,及大量的電解質,女子運動後未補充電解質下,導致其經常抽筋。

除了飲食與運動外,他提醒,部分曾經歷甲狀腺手術的病人,副甲狀腺供應的血管會逐漸退化,使得調節鈣離子的能力低下,而使得鈣離子偏低、引起經常性的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