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腹脹氣…一查驚見12cm腫瘤!醫揭「奪命過程」:心臟血瞬間狂瀉

▲一位患者因出現胃脹、沒食慾,以爲只是腸胃問題,沒想到檢查後竟發現是致命疾病。(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一位阿伯一直覺得自己胃脹脹的,且消化不良、吃不下東西,自認爲是腸胃問題,便不以爲意只吃胃藥。直到某天,他除了吃不下,甚至吃東西就想吐,便前往急診室求助,而醫師初步研判是腸胃出狀況,不過,安全起見,爲了排除感染問題,於是安排了電腦斷層,一檢查竟發現肚子出現長達12公分的腹動脈瘤。

醫科醫師陳欣湄在《健康2.0》提到一位患者將腹主動脈瘤誤認爲消化不佳來處理一事,她直言,這項致命疾病沒事就會安安靜靜待着,可是一旦有事絕對會措手不及,只能跟死神時間。醫師解釋,主動脈隨着位置不同,分爲胸主動脈及腹主動脈,而這條主動脈也會分支到各處,主要供應每個地方氧氣

▲醫師分享,有患者竟長出長達12公分的腹主動脈瘤。(圖/翻攝自《健康2.0》)

陳欣湄說,若某處的血管壁變薄,同時主動脈仍承受最高壓力情況下,假設心血管有問題或高血壓等,血液就會往變薄之處打,該處也會如氣球般愈打愈大,若破掉,心臟血液便大量的從此處流出,造成瞬間失血的情況,因此從發現到離開,有許多人是完全不曉得。

不過,陳欣湄指出,因爲瘤是長在動脈上,會隨着我們觸摸動脈時跟着跳動,若有警覺人會感覺到瘤是跟着跳動的,但也推測前述患者應是對疾病了解不足,而誤認爲其他疾病。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劉殷佐也提醒,主動脈瘤初期往往沒有症狀,當出現胸痛背痛聲音沙啞、呼吸喘、腰腹痛等症狀時,代表主動脈體積膨大,已壓迫到周圍器官組織,必須立即治療,以降低破裂的風險。而凡符合條件的患者,都有健保給付,術後通常能很快正常進食及行動,並能於短時間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