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以爲心臟掉到肚子 醫驚見腹主動脈瘤

患有腹動脈瘤的8旬婦(右),經由心臟外科主任翁啓峰(左一)、內科部長林圀宏協助,手術後3天出院,早日恢復正常生活。(莊旻靜攝)

醫師,我的心臟掉到肚子了!」83歲的婦人前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向內科部長林圀宏求助,林圀宏發現婦人罹患腹主動脈瘤,會診心臟外科主任翁啓峰,由翁啓峰率領團隊,透過腹主動脈支架置放術,順利完成手術,且手術傷口小,3天即出院。

翁啓峰表示,這名婦人的腹主動脈瘤約6x 6x7cm,一般大於5公分即須手術處理,以免破裂導致生命危險。翁啓峰解釋,當主動脈進入腹腔後則稱之爲腹主動脈,當血管逐漸老化退化、或有感染、發炎、結締組織疾病,造成血管壁變形膨大,之後便形成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隔着肚皮,跟着心臟一起跳動,也讓這名婦人感覺「心臟掉到肚子!」

翁啓峰指出,這名婦人在新進的血管透視設備,配合舒眠麻醉,僅開2處各0.5公分的微創傷口,取代開腹手術,使患者較能迅速復原。翁啓峰說,傳統腹主動脈瘤手術需在腹部開約30公分的傷口,才能將主動脈膨大處切除後,置換新的人工血管。

以傳統手術,患者有手術傷口大、癒合較慢,以及腸胃道沾黏問題,翁啓峰透過「腹主動脈支架置放術」,透過鼠蹊部2側約0.5公分的傷口,將外嵌有金屬支架的人工血管,由股動脈直接放置腹主動脈,及兩側腸骨動脈固定,心臟送到腹部的血流便侷限在人工血管內,進而避免衝擊已膨大且變薄的血管內壁,造成日後破裂的風險

翁啓峰提醒,年紀大於65歲、有吸菸、或是有高血壓高血脂、感染及發炎,或是有家族史的人是屬於高危險族羣者,患有此類疾病的機率較高,且多數沒有明顯症狀,若有腹部不適、食慾不振、腹痛背痛腰痛就要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