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8月開放內用 酒駕暴增近6倍

臺北市8月初開放餐飲內用,民衆享受酒酣耳熱之時,酒駕取締件數竟暴增近6倍,單月就開出175張罰單。(北市交通警察大隊提供/黃婉婷臺北傳真)

臺北市8月初開放餐飲內用,民衆享受耳酣酒熱之時,酒駕取締件數竟因此暴增近6倍,單月就開出175張罰單,較7月足足增加143件,北市警局交通大隊也意外發現,白天取締的件數也有上升趨勢,推估是民衆以爲警方只在夜間取締,纔會掉以輕心,警方爲此啓動全天候酒駕專案,呼籲駕駛人別心存僥倖造成遺憾。

北市近日出現4起酒駕案,各時段皆有發生,有民衆深夜飲酒、隔日上午宿醉遭攔查,也有民衆中午12時前飲酒、17時被警方取締,也有駕駛說晚間21時前飲酒、23時就被抓到,也有凌晨飲酒隨後被攔查的個案,其酒測值均超過0.25MG/L法定標準值,警方訊後依公共危險罪送辦。

交大檢視資料後發現,今年8月取締酒駕件數共有175件,較上月暴增143件,推估主因是北市餐飲開放內用所致,更與各單位恢復聚餐、酒局息息相關。

有民衆坦言,疫情警戒降爲二級後,聚會一下子多了不少,難免小酌幾杯,也見過旁人自以爲只喝2杯,還是選擇開車回家。

交大執法組長黃孝勳表示,酒駕好發時段分佈極廣,最常出現的時間仍爲凌晨時分,0時至6時爲52件、6時至12時42件,12時至18時46件、18時至24時則是35件。

黃指出,相較疫情之前、今年1至4月的月平均取締數396件,8月的175件雖然不算特別突出,但是也足夠顯示案件有急速上升的趨勢,尤其6時至12時、12時至18時2時段比例逐漸上升,主要是因爲民衆總是認爲警方只在深夜取締,纔會因此而掉以輕心。

爲防範酒駕事故,交大即起發動「全天候取締酒駕勤務」,不分時段加強酒駕執法,針對清晨宿醉、午宴及晚宴飲酒等不同時段潛在族羣加強取締,並提醒民衆聚餐飲酒後應搭乘大衆交通工具,避免酒駕情形發生外,同時呼籲店家協助客人叫計程車及代駕服務。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喝酒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