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車站人力荒 剪收票員常被罵哭投訴

從左至右依序爲立委徐永明臺灣鐵路產業工會理事長王傑秘書長蕭農瑀上午在立法院開記者會,要求臺鐵局補足臺北人力。(潘千詩攝影

身爲國家門面的臺北車站,近年因臺鐵人力匱乏,導致旅客大排長龍,員工賣票賣到憋尿,不能好好休息吃頓飯,還接獲大量客訴案。臺灣鐵路產業工會今日上午在立法院開記者會,有員工表示,明明努力工作卻仍被投訴,感到心力憔悴;工會訴求,臺北站應再補足54人。

臺灣鐵路產業工會理事長王傑表示,臺鐵說明告示不足,國外旅客排錯隊,國內旅客搭錯車,售票窗口過少,總共12個售票窗口通常只能開4個窗口,旅客大排長龍,員工賣票賣到憋尿,常常連續賣票累到賣錯票、找錯錢,統計至2019年10月底,客訴高達352件,服務中心業務繁雜,人力卻只有高鐵的1/5。

工作將滿6年的剪收票劉小姊表示,捷運B3出口處非常累,是大家最不想去的剪收票口,那邊的配置應該要有5、6人,在附近值班,若有愛心旅客過來,剪收票員只能帶旅客去插隊買票,接着帶上月臺,出口會放空10至15分鐘之久,旅客就能像進出公園一樣,路口非常混亂,成爲逃票天堂

劉小姐表示,每次要下去那個點都很想離職,她說「我也想把工作做好,但爲什麼這麼努力還要被投訴?這是什麼工作?讓人心力憔悴、感到崩潰,常在那個路口被旅客罵到哭,希望補足人力。」

立法委員徐永明表示,協調會10月31日開過,臺鐵局迴應很不確定。臺鐵有錢,過去10年東部買列車花500多億,現在又有443億的採購案,合起來快1000億,但臺北站人力卻無法改善,上面不是外包出去有收入嗎?結果要增加人手,開協調會補18人不能確定。新進人員、年輕基層幹部是否更加重視?希望臺鐵局投資放對重點,不是沒錢,只是過去都在浪費

臺北站每年雖晉用新人,但2015年至今有39人退休、55人離職;2008年共188名員工,但上下車旅客3979萬2782人,2019年員工只剩161人,2018年上下車旅客卻高達4407萬7231人。依據一例一休計算,工會訴求,臺鐵局應增補臺北站人力至215人,並開設足夠售票窗口,妥善安排站員休息時間,避免連續工作無休息情形,加強臺北站各項中英文告示,才能因應首都車站旅客需求,避免員工過勞,符合勞基法34條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