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臺股周線連4紅站回「萬五」關 外資7月賣超臺股縮小

法人動向方面,三大法人本週多站在買方,投信持續回補臺股60.27億元,連續第六週力挺臺股,外資也連續第二週買超,金額達113.15億元,僅自營商由買轉賣41.66億元,本週三大法人合計賣買超臺股131.76億元。

統計7月法人動向,再度呈現「內資撿、外資賣」,自營商單月買超101.13億元,連續第二個月回補,投信更是擴大加碼264.21億元,連續八個月站在買方,外資同期則賣超180.90億元,惟金額較前月超過兩千億的賣超金額大幅縮減,但今年每月皆減持臺股,三大法人7月合計買超臺股184.45億元。

PGIM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市場已經開始預期聯準會未來的升息步伐將朝向鴿派調整,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通膨高峰應已過,對於市場的負面影響也已反映在股價上,雖然美國第二季GDP表現呈現負成長0.9%,而前一季已是負成長1.6%,符合技術性衰退定義,不過美國勞動市場仍相當吃緊,且零售銷售仍維持高水位,景氣軟着陸機率較大,配合近期國內外利空已大致出盡,8月臺股盤堅走升趨勢有望維持。

安聯臺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短期來看,臺股確實是有機會隨美股反彈,但是需要留意的是,臺股第三季的基本面實際上仍存有雜音,預期庫存調整等修所面臨的修正壓力還在隨企業財報和展望陸續揭曉中。蕭惠中表示,由於產業環境還是存有諸多變數,而且是一個環節扣着一個環節;根據目前相關訊息來看,並無法判定市場開始回升、僅能先以反彈視之,所以還是比較中性看待後市,接下來,還是需要持續留意基本面的各種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