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馬/9日開跑邁銅標認證 60國菁英齊聚首推「環保跑者」

臺北馬拉松記者會 。(圖/記者謝孟儒攝,下同)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富邦金控及運動品牌adidas長年贊助的「2018臺北馬拉松」將於12月9日上午6點30分在市府廣場前盛大起跑,國內外總計2萬7000名跑者都進入最終備戰狀態,今年爲了邁向銅標認證,目標成爲臺灣第一個取得國際田徑總會(IAAF)認證的「市區馬拉松」。

臺北馬目標臺灣首個取得IAAF認證「市區馬拉松」

臺北馬拉松自1986年首次舉辦以來,逐漸成爲臺北市城市行銷觀光宣傳的重要代表性活動之一,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參賽選手水平逐漸提升,除原有的國際馬拉松總會(AMIS)賽道認證之外,今年將設定爲國際銅標認證觀察年。

爲了符合國際田徑總會(IAAF)「銅標認證」規範,將按照規範進行限時內的全線道路管制體育局將規劃完善的交通改道措施,並與相關單位確實執行,相信能讓跑者更加安心的於賽道上展現實力。

60國的國內外菁英選手齊聚

本屆臺北馬來臺參與國家數更創歷史新高,合計共爲60個國家(包含臺灣),而外國國籍人數更高達3692人。在衆多參賽者中,男子最佳成績爲來自肯亞的Daniel Kiprop LIMO,曾在科希策馬拉松跑出2小時10分31秒的成績,女子最佳成績則爲來自肯亞的Eunice JEPTOO,曾在荷蘭國際馬拉松跑出2小時26分13秒的成績。

其餘好手有來自中國大陸北韓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吉爾吉斯、烏克蘭納米比亞……等國家與地區。國內菁英好手部分,全馬組包括2016年冠軍「黑色閃電」蔣介文何盡平朱盈穎蘇志濱、李易勳謝千鶴以及周庭印,半馬組則由陳宇璿、曾廷瑋、傅淑萍、張芷瑄、陳秉豐等好手與跑者齊跑。

首推「環保跑者」概念

北市府今年與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廣「綠色永續馬拉松」理念。爲了響應環境保護並提倡永續馬拉松精神,臺北馬拉松首度推出「環保跑者」概念,提供跑者依自身需求選擇是否領取完賽紀念衫、推行秩序冊及完賽證明無紙化等措施,並於補給站設置由環保局同仁所服務的自助專區,供自備水杯的跑者使用,進而減少一次性水杯的使用,減輕環境的負擔。

除此之外,亦在賽道上也別有用心的將過往前導裁判騎乘化油機車,改騎乘大會指定唯一電動機車品牌合作的「Gogoro」,一起爲環境保育出一份心力,同樣期盼喚醒民衆的環保意識,一起來愛護地球。

友好城市熱情企業「鬥陣」相挺 「臺灣最速男」楊俊瀚連兩年擔任活動大使

臺北馬拉松近幾年積極與國際接軌,提升國際友好城市形象,今年再度邀請靜岡市、松山市、千葉縣花捲市、遠野市、上海市、首爾市等代表及選手參賽及觀摩,期盼透過城市馬拉松賽事交流,讓更多國家看見臺灣,也讓許多國外跑者能夠感受臺灣的熱情與活力,更讓世界沒有距離。

今年在印尼雅加達巨港亞運奪下男子100公尺銀牌的楊俊瀚,繼去年擔任2017臺北馬拉松活動大使後,今年再度參與這項跑者年度盛事,也期許所有跑者能夠跑得開心外,皆能創下個人最佳成績。

▼臺灣女子半馬紀錄保持人謝千鶴(左)、大陸何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