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幣攻上27元2】美元存款熱度暴增 專家:賺1%低利不如投資股債

從去年11月開始,受到資金潮迴流的影響臺幣匯價衝破市場所謂的彭淮南防28.5元,今年初雖見貶值走勢,但近1個月來臺幣兌美元升值2.3%,臺幣強升,美元變得更便宜,於是銀行美元存款詢問度大增,究竟此時換匯存美元是好的策略嗎?另外,對海外基金投資人來說,臺幣升值,產生匯損也很惱人,此時,該怎麼因應呢?

臺幣強升,許多海外基金投資人都會明顯感受到,原幣報酬新臺幣報酬的落差,面對匯損,基金投資人該怎麼因應呢?理財教母林奇芬表示,自己手上的基金部位有一半在臺股,一半在以美元計價境外基金,「即使最近臺幣升值,我也沒有特別做什麼動作。」她進一步解釋,由於個人持有債券部位較少,在這波臺幣升值趨勢之下,影響不大。

「因爲美國公債利率走升,債市價格疲軟,相較臺股、美股等主要股市表現佳,部分債市確實差強人意。」林奇芬指出,像是投資級債、公債等高評等債券,由於債券價格本身下跌,加上美元貶值,民衆此時出場恐沒賺到資本利得,還賠上匯差。但反觀收益債、新興市場債,今年以來價格持續走高,特別是高收益債和股票連動性高,資本利得獲利遠超過匯率風險侵蝕。

林奇芬強調,「正確的投資是管理組合,不是管理市場,所以配置很重要。」以債市爲例,最好不要只有高評等債,不妨適時配置高收債或新興市場債,手上也不能只有股票,因爲萬一行情反轉,資金會流到債市去。

林奇芬透露,自己目前手上也沒有美元定存,不持有的理由是,美元定存利息低,即便之後預期會升息,爲了賺1、2%低利,卻要承受3、5%的匯損風險,恐得不償失,不如持有美元佈局股債市,賺取更高的資本利得。

長期投資美股的哆啦王表示,自己近期沒有因應匯率做動作,「有需要才換,儘量不持有過久的美元現金。」他認爲,投資海外,本來匯率風險就是基本需要承受的風險之一,但匯率是無法預測的,所以分散投資全球,也有一定的臺幣投資部位即可。「特別因爲匯率短期變動做什麼,不見得是好事。」

更多鏡週刊報導【臺幣攻上27元3】現在該不該買美元保單? 達人建議3面向衡量【臺幣攻上27元1】臺幣強升擋不住 專家提醒撿便宜美元注意2重點純網上路1】LINE Bank、樂天銀行大比拚 一張表秒懂優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