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長庚、馬偕室內空氣細菌濃度超標 探病恐成染病

萬芳醫院空氣品質合格。(圖/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近日因適逢季節轉換之際天氣變化大,導致感冒民衆大增。臺北市環保局針對臺北市公告列管的23處醫療機構進行「室內空氣品質專案稽查」,發現有7間醫院的室內空氣品質細菌濃度超標,包含長庚醫院馬偕醫院、臺大兒童醫院等都在名單上,已要求醫院限期改善,並貼上空品不合格標示。若逾期未改善,將可開罰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的罰鍰。

環保局表示,本次秋季醫療機構室內空氣品質專案稽查,是針對臺北市公告列管之23處醫療機構全面進行標準方法檢測結果7間醫院細菌濃度超過管制標準1500 CFU/m3:分別是臺大醫院、長庚醫院、萬芳醫院、和平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大兒童醫院、馬偕兒童醫院。另外,和平醫院的二氧化碳濃度也超過標準值1000 ppm。

北市環保局副局長盧世昌表示,這次稽查空品不良的醫療院所主要是「健康風險」的問題,不確定這樣的室內空氣品質是否一定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但進到這樣空氣品質不合格的空間,會增加感染疾病過敏機率,「我們要提醒醫院要做好風險管控,在醫院裡感染管控是醫院專長,如果醫院還需要輔導的話也可以專案輔導。」

▲7家醫院空氣品質超標項目檢測數據。(圖/臺北市環保局提供)

至於最高僅25萬的罰款是否太輕?盧世昌說,罰則部分依法執行,但對於醫院來說,主要還是名譽的問題,「醫院本來是在消滅細菌的結果細菌最多。」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醫院是病患進出聚集量較大之場所,容易有細菌濃度過高之問題;此外,環境中潮溼髒污區域有利微生物孳生,亦爲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來源之一。如要有效降低室內細菌及真菌濃度,場所之室內環境應徹底清潔消毒並保持乾燥,同時加強通風換氣以利排除微生物污染,必要時亦應於空調設備中加裝紫外光臭氧殺菌設備。

環保局提醒,進入醫院的民衆或醫護人員建議配戴醫療級的口罩,並注意洗手、更換衣物,纔可以把細菌防堵在呼吸道外,同時注意洗手、更換衣物,避免接觸抵抗力弱的幼童老人

▼和平醫院空氣品質不良。(圖/臺北市環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