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副教務長出走 嘆「國內高教應該更國際化」

臺大教務長土木系教授康仕仲決定今年9月起到加拿大一所公立大學任教,吸取國際經驗。(取自臺大土木系網頁

臺大副教務長康仕仲今年9月決定轉到加拿大的公立大學任職,他表示,自己在國外拿到博士學位第2天就回臺灣任職,到現在中年了,希望有機會出去試一試,再努力往上。他認爲,在國際化的大學,人才流動常態,他離開臺大,也希望臺大可以吸引世界一流師資近來。

康仕仲是臺大土木系教授,從事土木工程及機器人方面研究,他表示,2006年回臺灣工作,這10多年來的表現有一些成果,加拿大公立大學也想要在這方面發展,因此找他去任職,「這是對臺灣高教的肯定」。

不過,康仕仲說,臺灣的老師學生可以做到被國際上肯定的研究,但這樣只在自己國家培育自己人才已經不夠,臺灣的高等教育應該更國際化,人才可以出去,但也應該有能力將人才招進來。

康仕仲說,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劃中」,臺大每年僅得到18億元經費,是以前的6折左右。現在臺灣的社會氣氛,認爲頂尖大學過去已經拿到很多錢,因此政府不該再給特別多的補助,他不知道這樣的氛圍持續多久,加拿大學校找他,他覺得是個不錯的機會,因此決定去試試

「流動是一流大學的象徵」,康仕仲說,臺灣的高教制度是將一個老師終身聘用、做到退休,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在聘任及薪資方面應該更有彈性,讓國內老師中途可以到國外幾年再回來,或是吸引世界級的人才到臺灣工作一段時間。

康仕仲說,他能到加拿大工作,某種程度是國際上肯定臺大教師的研究表現,他在國際上吸取一些經驗後,希望可以再回臺灣工作,以將國際學術經驗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