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宏利基金張曉龍:FOF的風口期還在後面

(原標題泰達宏利基金張曉龍:FOF的風口期還在後面)

“FOF的風口期還在後面,未來可能達到1萬億甚至10萬億的規模。”泰達宏利基金資產配置部負責人兼FOF基金經理張曉龍說道。

作爲首批參與FOF基金管理之一的張曉龍,仍記得國內FOF基金(基金中基金,即以基金爲投資標的)成立之初的情形

2017年國內FOF基金誕生,首批6家FOF產品開啓探索模式。每每遇到市場波動月份監管和市場都會關注:FOF的情況如何?產品性質是怎麼回事?是否控制好回撤?

“當時大家對這個產品的期待都很高。”張曉龍回憶道。

2017年,美國的FOF規模佔據其公共基金總規模的10%,在此框架下,當時的市場認爲FOF在國內會產生上萬億的規模。

中國,當首批6家基金公司真正開始做FOF基金的時候,首次募集總規模超160億,多數屬於偏債混合產品;1年後,在2018年的年報規模合計約60億元,整體規模銳減。

自2019年上半年養老FOF出現開始,隨着FOF產品種類的增多,相應地,各基金之間的投資策略也逐漸變得多元化。2019年至2020年,不少基金公司的FOF業務取得了突破。2021年,公募FOF厚積薄發,募集規模超244億,接近2020年全年規模的80%,總規模達到了1200億。

“我最近做了一個統計,公募基金歷經20多年的發展權益基金的規模不過3萬億。FOF成立不過三年多,規模已有1200億。再往後看,我認爲未來五年FOF基金的規模或許能達到5000億甚至1萬億。”張曉龍說。

每個基金經理對產品都有不同的理解。

張曉龍對產品的理解基於對投資者的認知。在他看來,可以將投資者分成兩類,一類投資者想要依靠投資基金“一夜暴富”或者投入幾十萬賺取幾百萬的收益。還有一部分投資者擁有家庭理財概念,不確定什麼時候可以進入股市,在擁有大批量資金用於投資基金時變得猶豫不決。這種家庭理財最怕的風險便是大幅回調。

以今年爲例,很多人在3月份市場大跌時離開了市場,將軟件卸載,宣稱再也不會回場。然而,這也意味着錯過了後面的市場反彈。這背後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不少的股票基金投資者本身無法承受股票市場的真實風險,在回撤來臨而自身又無法繼續承擔回撤放大的背景下,只能被迫贖回股票基金,進行止損。

“我覺得這不是投資者的錯誤,也不是股票基金的錯誤,而是產品類型選擇的錯誤。”張曉龍認爲,從家庭理財的角度來看,選擇產品時要考慮家庭的承受能力,可以接受多大程度的回撤。

近兩年股票市場回調較高,但其中的波動化亦不可忽視。基金的考覈爲排名制,基金公司在進行業績考覈時往往以某一個時間段內的業績爲基準。不過,投資者並非會按照該時間點進行投資,在這種情況下,中間的過程便尤爲重要

“做好過程管理意味着要在管理基金的過程中控制好回撤,努力讓投資者的每一次進出都能獲得一個比較好的收益體驗。因此,我認爲在進行基金管理的過程中要規避這種風險,將產品做成服務型產品,不去過分追逐排名或單純的投資行爲。”張曉龍說。

在此理念下,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基金選擇標準:基金投資買的是未來,從這個角度來看,基金收益的穩定性阿爾法策略(阿爾法策略:典型對衝策略,主要通過構建相對價值策略來超越指數,通過指數期貨期權風險管理工具對衝系統性風險。)本身的延續性值得重點關注。

聚焦到基金經理的選擇上,張曉龍認爲,中國的市場風格輪動太快,基金經理很難以一種穩定的風格穿越年度、跨越週期。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不可避免地會存在換手率高、風格不穩定等問題,這是排名考覈機制所致,不能簡單地將其排除在外。

張曉龍強調,投資是一個不斷建立糾錯機制的過程。人都會犯錯,不同的是,基金經理要建立起明確的糾錯機制。所謂糾錯機制意味着,在跟蹤市場漲跌的時候,基金經理能否做出理性的判斷。如果判斷錯誤,懂得及時糾正,謹慎採取下一步行動,而非無腦地加深錯誤。

最後,迴歸整個FOF市場,張曉龍表示:“風口期還在後面。對FOF而言,未來或許會產生1萬億甚至10萬億的規模。因爲目前來看,在去槓桿以及房住不炒的宏觀背景下,FOF的規模會持續地逐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