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小型電子式乾燥窯啓動 提供木材產業乾燥服務

臺東管處劉瓊蓮處長表示,乾燥窯的起動,爲振興東部國產產業加工邁出了第一步,除可促進東部木材加工產業的發展外,也可將國產材推展到民間。(圖/臺東林管處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臺東報導

臺東林管處與公東高工合作建置一座小型電子式乾燥窯,供臺東木材產業乾燥服務,18日上午由林務局林華慶局長、公東高工黃淑英校長共同剪綵啓動。活動邀請林業試驗所太麻里研究中心陳正豐主任、公東高工前校長黃清泰校長、臺東地區木業公司、木材工廠木作藝術家人員共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木材生產是林業經營中重要的一環,禁伐臺灣國產木材自給沉寂很長一段時間,木材產業也轉型進口木材爲主,近年來因應國際趨勢、提升木材自給率人工林撫育之需,林務局積極推動國產材產業,從木材產銷履歷驗證、木材標章到林業合作社輔導多角化推廣國產材加工產業。而在臺東縣內,目前已有逐步進行國產材生產,在後續加工產業的推動首要需克服的問題即是木材幹燥。

木材幹燥是木材加工生產的首要步驟,可避免木材幹裂、翹曲、變形菌變缺點。公東高工木藝中心張家瑞主任說: 「木材之乾燥可分爲天然乾燥及人工乾燥兩種,天然乾燥受天候影響耗時費日,乾燥條件不易控制品質難以掌控,以厚度3公分板材爲例,從生材氣乾材費時兩年以上時間。目前主流都是採用人工乾燥,能妥善的控制室內空氣溫度溼度和空氣循環,促使木材之水份蒸發,達到木材快速乾燥。」

臺東公東高工在去年奪下傢俱木工世界金牌打響知名度,連停辦25年的傢俱木工成品展也重起爐竈,各界好評不斷。爲了重現臺灣原生風華,提供東部地區木材加工業之木材幹燥服務,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與公東高工合作,從106年起辦理「提升東部地區木材加工微型產業鏈計劃」補助設置小型乾燥窯,除可提供學校師生在木工設計製作訓練課程外,將來也會對外開放營運,提供在地木材加工業、個人團體需求申請。

臺東林區管理處劉瓊蓮處長表示:今日干燥窯的起動,已爲振興東部國產材產業加工邁出了第一步,未來擴大使用面向,除可促進東部木材加工產業的發展外,也可將國產材推展到民間。而藉由公東高工木工技藝選手的培訓及國際賽事參與,更可讓臺灣原生木藝風華享譽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