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持續吸金 法人:蘋果光滿面

蘋果3月將發表多款新品,蘋果概念股短期內將成焦點。(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上週亞股外資仍有搞頭,除泰國流出2.9億美元外,亞洲各國多爲資金流入,其中,以日本吸金,流入24.3億美元,臺股則居次,流入11.3億美元,特別的是,在過去一個月內,臺股吸金高達32億美元,居亞洲之冠,法人評估,今(2015)年亞股將呈現科技優於傳產臺灣優於韓國態勢,現階段外資應會持續買超臺股。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指出,蘋果首款智慧手錶Apple Watch即將在4月上市,蘋果3月可望一口氣發表筆電、大尺寸iPad、Apple Watch等新品,預料將形成炒熱臺股新話題,晶圓製造、封裝、IC設計半導體產業可望受惠。

葉獻文表示,物聯網(IoT)日益興起,蘋果這次推出的Apple Watch正是其具體應用,他直言,目前市場上沒有人願意在Apple Watch上市前,推出智慧手錶,預估Apple Watch掀起熱潮後,白牌智慧型手錶將趁勢在第2季大量搶市。他進一步分析,從過去蘋果推出新品的經驗來看,Apple Watch初期產量可能達1500萬支,大陸白牌智慧手錶銷量將更可觀,但值得注意的是,白牌智慧手錶單價低,對電子產值貢獻恐怕有限。

隨着蘋果去年推出5.5吋的iPhone 6,大賣近2億支手機外界普遍對蘋果新品充滿信心,葉獻文提醒,今年無論推出iPhone 6s或iPhone 7,除改進處理器、應用3D深度感測技術外,規格進步空間有限,因此,蘋概股表現雖好,但恐難像去年般出色。

保德信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賴正鴻則提到,今年科技產業將進入新品競爭態勢,第1季可觀察中小型電子股和電子新應用領域的成長契機類股配置上,看好半導體、汽車電子、新電子應用族羣。至於新切入蘋果供應鏈的臺灣科技廠,應有較強勁的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