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太狠了!原來ETF指數要這樣挑?

ETF受資金追捧。(本報系資料庫)

本週臺股嗨翻天,自美國於(3)日聯準會放鴿,美股四大指數齊揚,臺股在臺積電(2330)、鴻海帶動下,上漲力道轉爲強勁,外資更是一舉涌入,一口氣將今年來賣超扭轉爲買超,也讓市場對於臺股挑戰歷史高點抱持樂觀態度。

不僅如此,全臺 ETF 市場上週(4/29-5/3)再增20,871位受益人,總受益人數來到1,129萬人,全民瘋ETF究竟該怎麼買、下手前要注意哪些事情、市面上有哪些ETF受投資人青睞?

多因子優化 市值型ETF爆黑馬

市面上太多ETF不知道從何下手?如果以各指數報酬回測比較,過去約十六年數據顯示1,Smart報酬指數、臺灣加權指數、臺灣50報酬指數、臺灣高股息報酬指數做比較,總報酬率(含價格報酬及股息報酬)依序爲816%、644%、698%、600%,由 Smart報酬指數拿下報酬冠軍寶座;另外年化波動部分,則依序爲16.8%、16.3%、17.9%、15.5%,則是臺灣高股息報酬指數最具抗波動能力。

ETF雖憑藉着低門檻並分散持股特色,深受臺灣投資人喜愛,但是選擇的標的不同,報酬也相距甚遠,而市值型ETF最大特色就是跟大盤走勢亦步亦趨,只要預測大盤走勢,就可以做爲市值型ETF的投資參考,但仍建議投資人選擇以大型龍頭公司標的爲主的指數,較能同時兼顧收益及波動。

尤其是期望追求報酬機會的投資人,市值型的ETF在複利效果的加持之下,長期往往能有相對亮點表現的機會,由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所發行的00905(FT臺灣Smart)是目前市面上唯一追蹤特選Smart多因子指數,透過多因子選股策略,篩選評價面被低估、財務品質及結構佳的公司股票,同時尋找企業盈餘動能來追求獲利機會。從現在開始買進,一張約一萬元左右,就有機會輕鬆入手像是臺積電、鴻海等高市值企業,同時也能把握正在上漲的中小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