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新局 大陸應善用有利時勢

談到2021年,李鵬關注臺灣民衆如何抓住「十四五」規畫歷史機遇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圖爲顧客在海南三亞海棠免稅店遊覽購物。(新華社)

李鵬爲大陸華中師範大學英語系文學學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國際關係學碩士廈門大學區域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兩岸關係對臺外交,是大陸主要的臺灣問題專家,已在海內外報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發表各類時事評論文500餘篇。李鵬現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2021年美國拜登新政府上任,同時正值中共建黨百年及「十四五」規畫的開局之年,美中兩強將展開新局面,與此同時,也是兩岸關係機遇和挑戰並存的一年。對新一年大陸對臺工作,大陸重量級涉臺學者李鵬建議,遏制「臺獨勢力外,儘快恢復兩岸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交流,並充分利用「時」和「勢」的優勢,展現大陸的戰略自信。

根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深入分析關於拜登政府對臺政策美臺關係走向、兩岸關係走向等問題。

對新一年的臺海局勢,李鵬指出,雖然新冠疫情依然會對兩岸關係有一定負面影響,且民進黨依然會阻擾兩岸關係發展、美國等外部勢力仍然不會停止干涉臺灣問題,但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從來不在臺灣當局和美國手裡,只要「時」和「勢」在中國,就一定能夠克難前行,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推進統一進程

李鵬說,2021年的兩岸關係他比較關注的點,包括大陸慶祝建黨百年對臺灣輿情民意的影響,新冠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後兩岸的交流如何恢復,臺灣民衆如何抓住「十四五」規畫的歷史機遇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以及拜登上臺後美臺勾連會出現哪些新變化。

李鵬指出,大陸的對臺工作需要在三個方面着力。一是,高度警惕和遏制臺獨勢力的任何分裂圖謀,對於「臺獨」勢力和島外敵對勢力,大陸不得不採取政治、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予以遏制;二是儘快恢復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交往,在疫情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逐漸減弱後,需要思考如何打破民進黨對兩岸交流的阻礙,儘快恢復兩岸民間交流;三是要讓大陸民衆充分理解什麼是兩岸關係的「時」和「勢」,從而營造真正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統一進程的民意和輿論氛圍

拜登時代的美臺關係走向,李鵬說,蔡英文當局很清楚,拜登時期的美臺關係一定不會像川普時期那樣,臺灣想要「火中取栗」不會那麼順利。

李鵬表示,拜登政府的臺海政策與川普最大的區別在於冒險性會降低,可預見性會更高。拜登政府上臺後,雖然還是會強調對臺灣的所謂承諾,也會繼續強化與臺灣的政治安全關係,但不至於像川普時期那樣明目張膽和毫無顧慮,川普時期的種種做法更多是出於無知、冒險、泄憤的賭徒心理,相比之下,拜登團隊的政策會比較穩健。

只要中美關係不出大的問題,其對臺政策遲早會迴歸到美國傳統的臺海政策框架,也就是「一箇中國」、「和平解決」、「兩岸對話」、「維持現狀」等。

李鵬說,拜登政府雖然還是會強調對臺灣的所謂「承諾」,也會繼續強化與臺灣的政治安全關係,但至少在堅持一箇中國政策和不支持「臺獨」這兩個核心問題上,拜登政府的政策立場是相對清楚的,繼續在臺灣問題上維持「戰略模糊」也是拜登團隊的主流看法。

李鵬表示,拜登政府要花大量的時間優先處理新冠疫情問題、美國經濟恢復問題、國內社會分裂問題、修復盟友關係等,中美關係雖然難改競爭態勢,但看來並不排斥應有的合作和對話,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被利用的價值大大降低,被「選擇性遺忘」和「功能性晾在一邊」是可以預見的事實。

李鵬指出,兩岸關係改善的癥結性問題在於臺灣政府是否接受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否認爲大陸和臺灣同屬於一箇中國,只要在這個關鍵性問題上不做出明確回答,民進黨當局聲稱的改善兩岸關係都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