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赴美投資 專家曝背後考量關鍵

臺積電4日宣佈赴美擴大投資,陸行之研判,缺電可能也是考量之一。(圖/報系資料照)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4日凌晨宣佈赴美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知名分析師陸行之提出2個想法,認爲臺灣的產業政策需要調整,降低高單價低毛利的產品,以及缺電可能也是臺積電的考量之一。

陸行之建議,臺灣產業政策可能要做些調整,目前做了很多低毛利高單價產品輸美,加速對美貿易龐大順差,但很多順差產品沒賺多少錢,現在美國找臺積電這個高毛利的出來頂罪,而臺積電雖然美國客戶佔比超過70%,但事實上,很多半導體產品沒有直接或間接輸出到美國市場。

陸行之表示,全臺灣人爲了一個人的理想,死守非核(即使新技術陸續出現也不考量),空污加劇,肺腺癌死亡增,電價飛漲,電力不足,即使新政府找童董(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當炮灰,苦口婆心想改也困難重重。

並提出可以去詢問臺積電內部人士,臺積電決定擴大赴美,缺電(即使美國電也是很貴)應該也是考量之一,當然被美國政府壓迫、缺人工、缺土地也是其他原因。

陸行之在拋出核電議題後,隨即涌入許多擁核、反核人士表達意見,擁核人士認爲臺灣沒有非核的本錢,但反核人士表示高耗電產業雖重要,但並非臺灣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