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劉德音:前景十分光明

臺積電股東會定調「第二季跨過業績低點」,前景十分光明。圖/李娟萍

臺積電國內外新佈局情況

臺積電總裁魏哲家表示,第二季爲臺積電業績週期低點,對未來仍充滿信心。董事長劉德音則說,已準備好迎接2024年開始的下一波增長,對前景看法十分光明。今年臺積電資本支出維持320~360億美元不變,但坦言資本支出的陡度趨緩。

魏哲家指出,臺積電業績表現將優於半導體與晶圓製造業,並且在第二季跨過業績週期的低點,隨着客戶新產品問世,2023年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全年美元營收預期年減中個位數百分比。今年資本支出預估落在320億美元至360億美元之間。

劉德音強調,公司資本支出與股息配發必須一併考量,會維持相當資本支出與海外佈局,包括美國、日本設廠都按計劃進行,德國已做了幾次場地勘查,還是繼續評估設置特殊製程工廠。

劉德音表示,AI(人工智慧)發展的突破,從需求端來看更是令人振奮,臺積電以前大部分終端應用是智慧型手機,去年被HPC(高效能運算)超越,在今年生成式AI到來,這個現象會更加確立。不過這也不代表手機會萎縮,手機今年數量減少,但對公司重要的是市場份額增加,此外不管是晶片大小或是電晶體數量都持續往上,總而言之:「會成長啦!」

至於小股東最關心的股利議題,臺積電5月董事會已經通過每季配發3元,全年股利上看12元,財務長黃仁昭表示,股利政策是可持續、且穩定逐漸增加,但還是會考量與資本支出之間的平衡。劉德音補充,增加資本支出可以讓未來每股稅後盈餘(EPS)增加更快,股利就會增加,這兩年的投資是爲了明後年成長!

海外佈局方面,臺積電強調,持續維持相當資本支出與海外佈局,包括美國、日本都按計劃進行。日本第二座工廠還在與日本政府討論,但是還是以成熟/特殊製程工廠爲主,先進製程沒有涵蓋在計劃之內;德國廠已有派團隊實地勘查,在俄烏戰爭之後,對整體供應鏈佈局有新的思考,想法轉變、變得相當積極。劉德音指出,人才、供應鏈及整體半導體生態系,纔是臺積電海外設廠擔心的問題。臺積電目前約13%能在海外、預估2025年會達到20%。

對於海外設廠是否影響毛利,劉德音認爲,臺積電將以策略性定價,反映晶片價值,包含不同國家地區製造之彈性的價值,有能力吸收海外晶圓廠較高成本,並符合與股東之承諾,將毛利率維持在53%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