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首當其衝?日媒曝臺灣晶片業致命隱憂:矽盾恐弱化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在先進製程居領先地位。(示意圖/達志影像)

全球最先進的晶片約有92%是由臺積電生產,臺灣晶片供應攸關世界經濟發展,日媒示警,臺灣的矽盾地位正面臨缺水的嚴峻挑戰。

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晶片製造需要大量用水,以臺積電爲例,其位在臺灣南部科學園區的的晶片設施,每天用水量高達9.9萬噸,隨着晶片生產技術越先進,對水的需求也在成長。

值得擔憂的是,臺灣供水面臨隱憂,因臺灣水庫高度仰賴季節性降雨,氣候變遷使降雨不穩定性升高,部分城市已經準備要開始限水。

報導提到,臺積電和聯電南部廠本月已採取節水措施,臺積電自己擁有再生水廠,強調已就不同的限水階段,備妥不同的因應計劃,聯電則說,爲避免生產受到南臺灣的乾旱影響,臺南廠1月就啓動應急方案。此外,南臺灣科學園區也要求供應商將用水量減少10%,高雄工業區預計將從3月30日起跟進。

報導示警,臺灣身爲晶片製造重鎮,因此對美國在內的盟友具有政治重要性,但如果臺灣的晶片產量下降,其矽盾地位也可能削弱。

臺灣水利署長賴建信則迴應,我們正在利用區域水資源來支持有需要的地區,包括將開鑿54口新井,在4月底左右,每日可望增加13.6萬噸供水;此外,爲提升新竹科學園區供水穩定,將推動「石門水庫至新竹聯通管工程計劃」,預計2026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