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爲何能做到世界第一?媒體人爆幕後最大功臣

臺積電如何成世界第一?資深媒體人:靠這2大功臣。(示意圖/達志影像)

蔡英文總統近日歡天喜地宣佈我國今年3月出口總額破新臺幣一兆元,而在如此豐碩的經濟成果背後,推升臺股突破萬七關卡,有「護國神山」之稱的臺積電是最大功臣。對於臺積電能生產全球90%的高級IC晶片,成爲全球市佔率最高的晶圓代工廠,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坦言,除創辦人張忠謀居和當年故總統蔣經國下令全力支持居首功外,當年的技術官僚,孫運璇及李國鼎也是2大幕後功臣。

趙少康13日PO文指出,我國出口總額破新臺幣一兆元,不難發現「電子零組件」佔總出口比重約38%爲最大宗,而我國10大出口廠商中,年年傲居榜首、推升臺股突破萬七關卡,有「護國神山」之稱的臺積電是最大功臣。

資深媒體人 趙少康。(圖/本報資料照)

讓人不禁想到,臺積電之所以能夠成爲護國神山,除創辦人張忠謀居首功外,國民黨也借錢投資臺積電同樣功不可沒,因此實際上臺積電過去曾是名符其實的「黨營事業」。當年,臺積電創立所費不貲,且風險甚高,因此讓民間財團舉步不前,蔣經國得知後二話不說,一聲令下讓行政院長俞國華開國庫投資,同時令時任國民黨秘書長馬樹禮籌錢投資,以「國庫」及「黨庫」撐起臺積電,如今被批評得一文不值的「黨產」,實際上卻是當年臺灣經濟發展的推手之一。

在臺積電爬出虧錢泥淖後,國民黨賣出臺積電股票,蔣經國更是沒有拿過任何一張臺積電股票,全力爲國爲民,戮力打拚。如今民進黨談到國民黨時,總是繞着威權統治、白色恐怖,只要遇到執政弊端之時,往往說是「前朝遺毒、過去遺害」,卻忘了國民黨在留下「前朝遺毒」之時,實際上也留下不少「前朝遺德」。莫忘由於當年國民黨的付出,才能讓如今的執政者在面對許多爭議之時,還能夠以矽晶圓作爲籌碼和中國大陸叫板。

吃果子拜樹頭,連陳水扁都曾經直指,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孫運璇及李國鼎二人是兩大幕後功臣,如今蔡英文政府在慶賀出口突破一兆元的同時,更應該肯定國民黨過去對於保衛臺灣、建設臺灣的光榮事蹟。不以意識型態操作去謀取選舉利益,肯定國民黨過去曾經爲國家的付出,對國民黨而言,才真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