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種子7月中旬回地球 徵選中小學生種植

日本太空野口聰一在太空栽種羅勒,他正在爲羅勒補充營養液。(國家太空中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我國將番椒向日葵、姬蝴蝶蘭臺灣藜等4種植物種子,於去年12月7日送上太空,寄宿Kibo實驗艙超過200天后,將於7月中旬回到地球。(摘自國家太空中心臉書

栽種在國際太空站Kibo實驗艙的羅勒,長得非常好。(國家太空中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國家太空中心參與日本主導的AHiS計劃亞洲種子計劃),去年底將臺灣4種植物的種子送上國際太空站的Kibo(日文「希望」之意)實驗艙,「寄宿」超過200天后,將於7月中旬回到地球,之後將公開徵選中小學生來種植,爲太空產業人才培育向下紮根

培育太空產業人才

AHiS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推動的太空教育計劃,協助各國學生與科學家,把植物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的Kibo實驗艙,進行生物學研究與實驗。國家太空中心攜手中興大學農委會共同篩選後,把象徵臺灣的姬蝴蝶蘭、臺灣藜、番椒與向日葵等4種植物的種子送到Kibo實驗艙,進行太空環境實驗。

國家太空中心正工程師楊善國指出,AHiS計劃在去年12月7日及今年6月3日分兩梯次將8個國家提供的種子送上國際太空站,它們被以密封方式寄宿在Kibo實驗艙。臺灣4種植物的種子共50公克,在第一梯次就送上去了。

去年底送上去的第一批種子中,在Kibo實驗艙寄宿2個月後,日籍太空人野口聰一取出日本的甜羅勒與馬來西亞的聖羅勒種子,展開爲期1個月的栽種實驗,每天記錄生長,3月18日實驗期滿再把植株冷凍保存。甜羅勒及聖羅勒都很容易栽種,未來可能成爲太空人的食物

楊善國說,所有太空種子都會在7月中旬回到地球,先到美國,再送到日本,臺灣的種子預計8月回家。屆時,中興大學會協助國家太空中心公開徵選高中職或對科展有興趣國中,由學生種植這批太空種子,觀察記錄生長情形,再對照普通種子生長實錄。

篩選太空移民作物

此外,日本也贈送7000顆普通甜羅勒種子(未上過太空),讓臺灣國中小學生栽種,以協助他們蒐集更多數據跟太空羅勒比對分析,篩選適合太空移民的候選作物。

楊善國說,我國中小學生9月開始種植臺灣太空種子及日本贈送的甜羅勒種子,預計12月進行第一次成果分享,之後中興大學會向科技部爭取經費,讓栽種計劃得以持續。國家太空中心希望藉由太空種子計劃,向下紮根,培育未來的太空產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