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空讀城記丨草根創富英雄宗慶後,與3位“浙江老鄉”的故事

​最近,宗慶後的離世猶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鍾睒睒無端遭受網絡攻擊,宗馥莉如何接手家族企業,娃哈哈的熱銷與農夫山泉的降價,這些事件如同連環劇般接連上演,將杭州這座城市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自唐初至清末2486位詩人,就撰寫過13837首以“杭州”爲主題的詩詞,足以拼湊起浩瀚歷史長河中,有關盛世杭州的人文記憶,不僅有“曾是朝衣染御香”的吳越舊夢,更不缺“青旗沽酒趁梨花”的秀美綾羅,輝煌或是沉淪的杭州從不缺乏人文的滋養。

而如今,杭州這座美麗的城市,不僅以西湖的美景聞名,近年來更是以“首富製造機”的身份頻頻登上頭條。在過去十來年,相繼誕生了4位中國“首富”,爲全國之最。這4個人分別是:

53歲的本站創始人丁磊

59歲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

70歲的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

還有享年79歲的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

但杭州出首富的秘訣,確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的。

01. 商業基因奠定發展

杭州這座城市的故事,要從大海講起。兩千年前,杭州城還未成陸地,這裡曾是一片海灣港汊之地。潮汐的作用帶來了泥沙的堆積。滄海桑田,汪洋慢慢變成了一片片灘塗,灘塗之上,無限的生機開始孕育,同時也帶來了人煙。海洋與陸地的碰撞孕育了新的文明,那海水與泥土在此圍出了一片湖,湖岸,泥土之上生長出了一座都市。

一千多年前的初夏,在杭州當過刺史的白居易回到洛陽,在與好友劉禹錫詩詞唱和中,曾寫下了三首《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錢塘江畔,西子湖邊,杭州隨着詩人的讚歎,聲名鵲起。

海因裡赫·布恩丁(Heinrich Bünting)1581年編繪的《旅程聖蹟》中,有一張“飛馬亞洲”地圖,記錄了西方世界對亞洲的初印象。地圖上,中國區域只標記了一個詞:Quinsay。馬可·波羅對Quinsay解釋爲:“行在城,天堂之城。城中有一大湖。周百哩,橋萬座。”

Quinsay就是杭州。它是東南形盛,又是三吳都會,自然風景、人文歷史與商業貿易天然地交融在一起。歷史不僅留給杭州湖光山色,還留下了一個綿延千年的城市格局。

杭州,地處水鄉澤國,就算是城市中央,河網依然密佈。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自然風景、人文歷史與商業貿易天然地交融在一起。使得在這裡生長的人們意識到,從事工商業活動成爲一個合理的選擇,一代浙商,應運而生。

河流,與每個杭州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五湖四海的人們沿着河流的足跡來到了這座城。不休的航運與貿易也給這座城帶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富庶的杭州曾代表着東西方對理想都市的共同想象。西湖則是這個想象的載體。

02. 浙商精神創造歷史

城市的輪廓不管如何的變化,它的靈魂,終究還是要由“人”來承載。

不同於“北上廣深”的特殊位置——如北京的首都地位、廣州和深圳的改開前沿地位——杭州更多依靠江浙一帶民營經濟的內生力量壯大。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在《題臨安邸》裡,林升生動描述了杭州盛極一時的繁華景象,南宋時期杭州民間商業有440行,構成了當時領先世界的商業體系。

(錢江新城夜景)

而如今民營經濟作爲杭州的一張成色十足的“金名片,也正在重新續寫着浙商的傳奇,“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杭州共有42家企業上榜名列榜首,這也是杭州連續21年上榜數量蟬聯全國第一。在蓬勃興起的新經濟中,杭州更是憑藉着火熱的消費圖景登頂,超過上海成爲全國第一。

杭州經濟快速飆升的背後,民營企業功不可沒。

最近,在大火的電視劇《繁花》中,不只在主角們故事精彩,配角也各有高光演繹。一羣來自浙江各地的商人生動詮釋了浙江人吃苦耐勞、敢闖敢拼的精神,其中範總的“小杭州”形象尤爲深入人心,網友稱“在他身上看到了那個杭州企業家奮鬥的縮影”。

(繁花劇照)

改革開放以來,一代又一代杭商搏擊商海、乘風破浪、勇立潮頭,闖出了敢爲人先的新路,書寫了創新創業的傳奇,承載了杭州發展的榮光。而現實中這幾位“首富”他們不僅感受着歷史,更成爲主角親身創造着歷史。

宗慶後:娃哈哈是我在這世上存在過的證明

1945年,宗慶後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從小在杭州長大,家中兄妹五人中宗慶後排行老大。一家七口人全靠母親當小學老師的工資養活。因爲家庭比較清貧,宗慶後初中畢業後沒有再讀高中。16歲的他告別校園,踏入社會掙錢,幫母親分憂解難。

在宗慶後的自傳裡,他認爲那些年商海一線的草根搏擊,讓他積累了對中國市場的瞭解,也爲之後娃哈哈誕生打下基礎。而宗慶後人生的改變在他42歲那一年。

42歲之前,宗慶後賣過冰棍、做過農活、修過大壩,甚至把割稻、燒窯、開山等所有能做的力氣活都幹了個遍。1979年,他根據政策頂替母親的職位回到杭州,在郵電路小學校辦工廠當工人。1987年,當了多年校辦企業推銷員的宗慶後帶領兩名女教師,靠借來的14萬元錢,承包連年虧損的杭州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這個位於杭州清泰街160號的校辦工廠成爲娃哈哈最早的起點,也奠定了娃哈哈後期發展的基礎。

1989年,憑藉超乎常人的耐力,宗慶後迎來人生第一個重要轉折——創建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併成功推出第一款產品——兒童營養液。該產品一經上市便受到市場熱捧。

“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那一年,兒童營養液的廣告鋪天蓋地,娃哈哈銷售收入突破億元大關,利潤超2000萬元,快速完成原始積累。隨後,娃哈哈開始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宗老在自己的自傳中這樣寫到:我唯一的念頭是,當我真的老去,我可以對所有人說:‘我這一生,並不非凡,但我幹了一番大事業,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

而紮根在宗老思想裡的這個念頭也正是浙商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逐漸成長爲中國第一商幫的原因。

丁磊:您是怎麼把娃哈哈賣的全國的到處都是?

2008年的夏天,中國小鎮的街道上,網吧門口,一種神奇的“硬通貨”正在悄然走紅,年輕人們對一種售價3元錢的名叫“營養快線”的飲料......“瓶”趨之若鶩,因爲依靠瓶身標籤背面打印的密碼,他們便可以在網遊“夢幻西遊”中獲得有“回血”效果的神奇道具。那是娃哈哈與本站兩家企業的一次“夢幻聯動”,也是宗慶後與丁磊,兩位年齡相差27歲的兩代浙商企業家的一次“跨界聯手”。

時間退回到2008年的夏天,那一年的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隨着一代互聯網原住民的悄然成長,中國網民的規模也日益擴大擴大,網民人羣的性別,學歷等人羣畫像結構與現實生活中的居民畫像結構正在逐漸趨近,體現出互聯網大衆化的趨勢,中國互聯網圈層顯現向下擴散的趨勢。其中高中學歷的網民比例最大,佔到39%。

在那樣一個代際交替,認知迭代的時間渡口,宗慶後的營養快線攤位直接擺到了本站夢幻西遊的遊戲世界裡,不同口味的營養快線具有不同的回血功效,這種神奇的體驗感轉移到玩家身上,營養快線飲料本身,瞬間就成爲了玩家遊戲之餘恢復“體力”的“能量道具”。琳琅滿目的虛擬道具和點卡,反倒不如一瓶售價3塊錢的的營養快線來的實在,營養快線成爲那個夏天中國網吧的第一款熱銷產品,推出一年就達到了年銷量破200億的天文數字,第二年更是超過了王老吉,成爲了國內銷量最大的單品飲料之一。

一次“補血”行動,讓同爲浙商的宗慶後與丁磊的緣分奇妙交匯。

丁磊創造過“白天港交所敲鐘,晚上直播間帶貨”的時間管理奇蹟,一年中,宗慶後有200天在全國各地到處跑,兩個人事必躬親的自信來自於從一次次絕處逢生中的獲益,“四千精神”蘊含在浙商面對困境逆境的信念中——事不避難,無懼風雨。

鍾睒睒:農夫山泉的機會是宗慶後留下的

3月3日晚間,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在微信公衆號“農夫山泉”上發文《鍾睒睒:我與宗老二三事》,緬懷、悼念娃哈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後,並回應相關網絡傳言。

鍾睒睒表示,宗慶後一直是他尊敬的企業家。宗慶後與他亦師亦友,也互爲競爭對手。前些時日得知宗慶後病重,他立即託人請求探望,但彼時宗慶後已不便見客,遺憾未能成行。

鍾睒睒主要在信中澄清了兩件事:

其一,他創業所得的第一桶金來自布匹生意,而非網上傳言“第一筆創業收入來自於娃哈哈”。

其二,他在上世紀90年代初建議宗慶後生產八寶粥罐頭。宗慶後研製生產了娃哈哈營養八寶粥,並提議鍾睒睒在廣西、海南成立娃哈哈辦事處,銷售娃哈哈兒童營養口服液。但當時銷量沒有達到預期,後來有幾個商貿公司到海南找鍾睒睒進貨,他才得以將進貨出清。

鍾睒睒還表示,2000年後,作爲天然水與純淨水之爭的兩位“主角”,娃哈哈與農夫山泉互有訴訟,最終宗慶後與他握手言和。“我對宗老企業家精神的尊敬,卻從沒有動搖過。我在各個場合始終表示,宗老是我尊重的企業家代表。”

出生地相距600公里的兩人,於1991年有了第一次命運交集。當時,娃哈哈口服液暢銷全國。鍾睒睒主動找上門要求合作,成爲了海南和廣西兩個省份的總經銷商。

1996年,宗慶後開始轉型,全力開發瓶裝水市場。同一年,鍾睒睒創辦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兩人的“水王之爭”正式拉開帷幕。而其後關於“純淨水”和“礦泉水”的爭鬥,甚至發展到對簿公堂。

上世紀90年代,可樂風靡世界,宗慶後推出非常可樂,打出“中國人自己的可樂”的品牌宣言,走“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利用 “聯銷體”模式,四年時間,搶佔全國碳酸飲料市場12%的份額,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而農夫山泉卻不得不面對接踵而來的質量問題,並最終暫時退出北京市場,鍾睒睒也只能表示:“我們從來不說軟話, 即便是自己錯了,也說硬話。”

此後,在市場年輕化和電商經濟蓬勃發展的刺激下,娃哈哈先後推出啤兒茶爽、啓力、格瓦斯等40多種飲料,難求爆品。相比之下,農夫山泉陸續推出農夫果園、尖叫等產品,均有不錯反響。直到農夫山泉成功上市,鍾睒睒一度登頂中國財富榜首位。

直到2016年的G20峰會,當主席臺上的瓶裝水已經悄然變爲農夫山泉時,宗慶後也不得不承認娃哈哈不再是農夫山泉的對手了。當年的“不上市”的4家老牌企業中,順豐已經借殼上市,老乾媽也已經多次赴深交所調研,華爲正在面臨新局勢下的嚴峻考驗,而娃哈哈也不得不重新思考未來的路。

從2016年推出首款高端茶飲品牌KellyOne,標誌着娃哈哈在下沉市場多年積攢的口碑積澱下,開始加速進入一線市場除了高端化,對於產品年輕化和銷售渠道電商化的探索也從未停止,推出盲盒水,試水電商,積極嘗試破圈。

鍾睒睒江湖人送號“獨狼”,他幾乎不參加企業家聚會,極少出現在各種財經峰會現場,幾乎報紙上都少見關於他的更多報道,而宗慶後卻顯得更加平易近人,穿着一雙布鞋從容遊走於商界政界會坐高鐵二等座出行的他,有大量的企業家摯友,並在古稀之年依然事必躬親地經營着自己的商業帝國。但無論哪一種性格,哪一種道路,從始至終,兩個人都從未止步於安穩的日子。

沒有絕對的領航者,也沒有絕對的追隨人。宗老離世後,很多人不約而同將“寂寞”一詞送給了鍾睒睒,也送給了這場尚未完結的“水王之爭”,也許中國人面前的這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水,就註定將在這片浙商奮戰過的土地上不凡下去。

馬雲: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了

1999年杭州的冬天, 18個年輕人在杭州的一間公寓裡湊出五十萬,在濱江成立了阿里巴巴。正式開啓了數字經濟和智能製造時代的來臨。

馬雲與宗慶後曾有過多次交集。儘管對於企業發展理念各執一詞,卻最終握手言和。2016年,宗慶後曾在一場電視節目裡“批判”馬雲提出的"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表示除了"新技術"外,其它都是胡說八道。馬雲也就此迴應到,中國不是實體經濟做不出來了,而是你的實體經濟由於缺乏開拓精神和創新精神而不行了。

不過不久之後,馬雲在公開場合迴應,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不是對立關係。企業沒有實體和虛擬之分,只有好企業和壞企業之分。

然而,正是公開否定馬雲“新零售”的宗慶後,後來竟然也跟馬雲聯起手來,做起了新零售。早在2017年,哇哈哈就宣佈和阿里巴巴扶持的深蘭科技一起合作搞Take Go無人智能零售店,三年供應10萬臺,十年計劃擴大到百萬臺。將“新零售”升級爲“智能新零售”。

而彼時杭州街頭,人們也開始在杭州街頭看到一種獨特的“小亭子”,這個名叫杭州共享信用服務廳的創意,正是杭州市城管委聯手螞蟻金服旗下芝麻信用、娃哈哈等企業共同推出的便民服務,市民可以憑藉信用實現買水和急救包、免押金借充電寶、借雨傘,手機掃碼進入支付寶等平臺快速處理交通違章、地鐵購票等政務服務,免去了很多排隊奔波之苦。

宗慶後在很多地方公開表示對於電商的牴觸:電商是對國家實體經濟有害的,馬雲他很會忽悠的,我知道的,電商再強大,也衝擊不了娃哈哈。但隨着娃哈哈賴以成名的傳統的銷售體系和渠道不斷受到挑戰,加之新一代消費者對產品越來越挑剔的選擇,最終他依然還是做出了那個“我們不抵制電商”的改變。

2020年,娃哈哈以2億註冊“杭州娃哈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那一年,已過古稀之年的宗慶後走進了電商直播間,並試吃了娃哈哈的新品。

敢於自我糾正的包容精神一直是浙商創造從無到有奇蹟的重要精神源泉,宗馥莉曾說,“我想改變娃哈哈30多年的品牌形象。在我眼裡,年輕化是娃哈哈重振江山的出路。”同時坦言,“我不想活在父親的保護傘下,如果我做的成功的話,我希望能夠去併購娃哈哈。那就是一種擁有,不是繼承。”

03. “溫度”城市留下人才

而如今杭州這座城市的生長接力棒,被遞到高新技術產業手中。作爲新一代杭商代表馬雲曾說,選擇杭州是因爲這座城市不僅是我的家鄉,而且它還擁有創業精神,包容民營企業的發展,更聚集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杭州這座城市喜歡創業精神,尊重白手起家的人。

爲什麼如今有這麼多人會選擇在杭州創業發展,除了這些浙商大型的企業拋出橄欖枝之外,許多人選在在杭州創業是因爲這裡不在乎求職者的背景、籍貫,更看重能力並且相關的一列政策也很有“溫度”。

在杭州,大學畢業生一般找到工作簽了合同就能落戶;非應屆生連續交一年社保就行。甚至,只要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沒社保沒居住證也可直接落戶,連勞動合同都不用提供。

(杭州未來科技城)

房子是讓人安居樂業的前提,戶口是讓人對未來有信心的保證。更關鍵的是,杭州對人才的友好態度還惠及其家庭。

只要是獨生子女,父母到一定年齡後,可以帶着原戶口“投奔”自己身在杭州的兒女,也成爲“新杭州人”。因此,杭州成爲全國爲數不多的對“一線城市”的精英人才有巨大事業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事實上,相對北京,杭州並無任何政治資源優勢;對比上海,杭州又沒有特別的金融優勢;對照廣州,杭州沒任何區域門戶地位;對比深圳,杭州也沒有拿到特區的政策。

可杭州還是以自己特有的溫度留下了人。很多“新杭州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去政府機構辦事,有時會因不熟悉政策而少了某些材料。

如果是在別的城市,或許早被辦事人員拒之門外。而在杭州,工作人員常說的是,“來一趟不容易,我幫你申請試試吧”。這是因爲杭州政府有個“一次性原則”,辦事機構儘量讓市民只跑一次。

一座城市的格局與空間,人是發展的推動者,而“溫度”則是底色。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永在《望海潮·東南形勝》中這樣描述杭州的盛景,南宋末年,北方大批人口南遷入杭,杭州就一度成爲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到了90年代,因爲市區面積太小,杭州還被人戲稱爲“面積僅次於拉薩的省會城市”。

而憑藉2016年G20峰會、2022年亞運會的契機,杭州市區的擴張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峰。已經成爲江浙滬地區陸域面積最大的城市。目前杭州已經形成了10區3縣的格局,比北京還要大,面積差不多相當於3個上海。

經歷積蓄、轉型與蝶變後,未來這座城市和這裡的人還能給我們帶來多少“驚喜”呢?杭州的故事正描繪着新篇章,也埋下未來的伏筆。

而我們也將繼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點擊閱讀寬博士全年書單推薦!

點擊進入「寬博士講書」,觀看完整版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