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北門洋香瓜豐收上市 甜度爆表

臺南農改場於郭明佩瓜田進行滴灌、有益微生物菌接種、土壤改良,成效顯著。(劉秀芬攝)

臺南市北門區錦湖裡長陳國庸表示,錦湖裡洋香瓜品質不輸日本哈密瓜。(劉秀芬攝)

臺南市北門區錦湖裡瓜農郭寶結的洋香瓜已經開始採收,分級出貨至行口、拍賣市場、宅配客戶。(劉秀芬攝)

臺南市北門區錦湖裡以栽種洋香瓜出名,去年因乾旱歉收,產量少了近5成,今年下半年9月起瓜苗種下後氣候雨水適宜,洋香瓜生長情況良好,較早栽種的農友已經開始收成上市,頂級品產地價每臺斤有80至90元行情,甜度幾乎都可達18度以上。

臺南市洋香瓜種植面積約1048公頃,爲全臺第一,北門區種植面積約100公頃,主要栽種地區在錦湖裡。錦湖裡靠近巴掌溪,屬鹽地土壤,因農友栽種技術成熟,洋香瓜風味濃郁、甜度爆表。

瓜農郭寶結說,今年第一批「香華」洋香瓜剛採收,甜度都有18度以上;錦湖裡里長陳國庸說,錦湖裡的洋香瓜吃了會有「回甘」的滋味,消費者吃了變熟客,行口、拍賣市場看到來自錦湖裡的箱子搶着要,而且北門洋香瓜採隧道式種植,口感風味比設施溫室種植好,不怕其他縣市來比貨。

去年下半年乾旱缺雨,北門洋香瓜也受影響歉收。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年1月間至錦湖裡勘災後,爲避免瓜農受極端氣候影響收成,交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強化農民栽培管理能力,農改場與瓜農郭明佩合作洋香瓜節水灌溉、合理施肥、使用有益微生物菌示範田,19日舉行觀摩活動,參加農友踊躍。

農改場表示,北門區瓜農長期抽取地下水以「淹水」方式澆灌,不但土壤鈉含量高,遇到極端氣候,病蟲害不易防治,影響植株生育。農改場不但推廣滴灌裝置,也幫農友土壤作分析,提供施肥建議,農友也對微生物菌接種運用很有興趣,希望下一批瓜有機會試用,讓產量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