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北門永隆橋拚明年1月通車 護欄鋪面彩繪融入交趾燒說在地故事

南市北門永隆橋改建新的景觀橋,預計下月通車啓用,地方也爭取經費,用馬賽克拼貼、交趾浮雕方式呈現在地特色民俗文化,又能美化橋樑護欄,完工後將成亮點。(莊曜聰攝)

臺南市北門區永隆橋改建新的景觀橋,預計下月通車啓用,地方也爭取經費,用馬賽克拼貼、交趾燒浮雕等方式呈現在地特色及民俗文化,又能美化橋樑護欄,完工後將成新亮點。(莊曜聰攝)

爲改善南市沿海地區治水,北門區永隆橋今年3月起封閉進行工程,預計明年初就能通車,目前工程已進入後期階段當地社區也爭取經費,以自然風光及信仰文化做爲創作概念,以馬賽克拼貼及交趾燒浮雕融入橋樑護欄鋪面,美化完成後將成爲新的景觀亮點,令人期待。

永隆橋鄰近臺17線,位於南市區道南15線上,是通往北門街區的重要橋樑,也串連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北門嶼教堂、烏腳病醫療紀念館、永隆宮等在地景點

因原先設計樑底過低,每逢漲潮暴雨時就會沒入水中,南市府工務局投入2400萬經費,將舊橋改建爲長23公尺、寬13公尺、樑底擡升60公分雙孔箱涵型式景觀牆,今年3月封橋動工,預計明年1月開放通車,居民及遊客的交通黑暗期將可望結束。

在地方建議及爭取下,新橋樑也跳脫傳統設計,兩側護欄運用馬賽克磚拼貼及寺廟常用的交趾燒浮雕,將北門當地的王船醮廟會養殖產業鹽田、北門婚紗美地的各種意象鮮明呈現,現在正加緊趕工,與一旁永隆抽水站仁醫金河故事牆互相輝映。

永隆橋下的永隆溝通往北門潟湖,昔日是倒風內海航道,現在也是漁民捕捉鰻魚苗場所夕陽西下時景緻漂亮,改建後也成爲北門區入口門面,臺南市長黃偉哲10日也將到場視察改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