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紅蔥頭產量砍半又價跌 蔥農嘆不讓人活

臺南紅蔥頭產量砍半又價跌,蔥農嘆這價格讓人怎麼活。(張毓翎攝)

立委賴惠員(中)近日收到北門蔥農反應,指紅蔥頭出現產銷失衡,25日召集農委會農糧署到現地會勘。(張毓翎攝)

蔥農說,今年冬天低溫較晚報到,紅蔥頭熱到受不了,無法長得紅潤飽滿。(張毓翎攝)

臺南爲臺灣紅蔥頭最大產地,有鑑於以往「早蔥」價格較佳,有蔥農會選在中秋節前提早栽種,但前陣子氣溫偏暖,讓「怕熱」的紅蔥頭長不大,產量直接砍半;此外,疫情衝擊下,紅蔥頭庫存過於充裕,使得成交行情下滑,產地價格更是不敷成本,每臺斤原本可到60元,今年只剩13元,蔥農嘆這價格讓人怎麼活。

立委賴惠員近日收到北門蔥農反應,指紅蔥頭出現產銷失衡,因此25日召集農委會農糧署到現地會勘。她說,今年5月臺灣進入疫情三級警戒,許多餐廳與麪攤生意受到影響,連帶減少紅蔥頭的需求,許多農民反映價格不敷成本,只能忍痛接受低價收購。

原是一片綠油油的蔥田,如今許多田區的植株,葉尖卻出現乾枯、發褐色現象。北門區文山裡長李英信說,8月種下去的蔥苗,大約過3個月就可以採收,紅蔥頭怕熱、不怕冷,愈冷反而長得愈好,但今年冬天低溫較晚報到,紅蔥頭熱到受不了,無法長得紅潤飽滿。

李英信提到,他去年2分地的「早蔥」,採收後賣到約13萬元,今年氣候影響,產量從3000多臺斤砍半到1400臺斤,上週交貨給盤商,僅賣了3萬多元,相當悽慘。還有蔥農氣憤地說,疑似是盤商聯合壓低價格,因爲今年庫存的量受疫情波及無法消化,所以趁機把損失轉嫁給農民。

賴惠員說,昨天她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討論協助方案,陳主委有承諾會去找冷鏈廠擴大收購,價格自然會趨向平穩。農糧署南區分署長羅正宗說,由於過去從未執行收購紅蔥頭的措施,他們會再回去討論、擬訂計劃,讓紅蔥頭市場價格恢復穩定,降低農友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