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蕎麥推廣遇瓶頸 準農業部長陳駿季南下聆聽心聲

臺南蕎麥推廣遇瓶頸,在立委賴惠員(左一)邀請下,準農業部長陳駿季(中)今下午南下聆聽農民心聲。記者謝進盛/攝影

臺南近年大力推廣蕎麥種植,農民反映當前面臨因「鳥害」減產及對地綠色補助費用偏低等問題,準農業部長陳駿季今下午南下聆聽,針對農民提議提高轉作獎勵金,陳駿季說,「牽一髮動全局」,仍要與多方研議,也允諾協助地方舉辦蕎麥產業文化活動。

立委賴惠員下午在官田農會辦理蕎麥座談會,陳駿季率領農業部輔導司司長陳俊言、農水署署長蔡升甫、農金署副署長施妮婷、農村水保署副署長林長立、臺南農改場場長羅正宗、農糧署代理署長蘇茂祥、農糧署南區分署分署長陳立儀,大陣仗與農民面對面聆聽心聲,南市政府農業局長李建裕、市議員餘柷青、市農會總幹事吳嘉仁也與會。

官田區農會總幹事林定億指出,南市蕎麥約在10月播種,隔年1月收割,農會以1公斤25元契作價跟農民收購,再轉售至合作廠商,1分地約可收成200至250公斤,符合「綠色環境給付計劃」可申請1分地4500元的轉作獎勵金,官田區96公頃最多,六甲區66公頃次之,全市契作約191公頃,目前農會一年提供的蕎麥總量僅約50公噸,合作廠商可收到400公噸,未來目標是提升至400公頃。

林強調,農民迫切需要更多收穫機械和防鳥網等設施,以增強蕎麥產業的競爭力並提升品牌知名度,也希望農業部未來能協助地方舉辦蕎麥產業文化活動,進一步行銷國內外。

官田農會蕎麥產銷班農民張郡合、六甲農會蕎麥第一班班長許家銘會中也針對提高蕎麥對地綠色補助及農機購置補助,希望農業部協助。

張郡合說,目前蕎麥轉作獎勵金1分地僅4500元,低於硬質玉米、大豆等作物,盼提高至6000元;許家銘說,鳥害愈來愈嚴重,收成去年驟減,且申請補助農機遭相關單位稱經費不足而落空,今年申請也聽說也不太樂觀,希望農業部能正視協助找出癥結。

陳駿季對是否提高轉作獎勵金,直言調高其中一項作物,其他項也應一併納入評估,這等於說「牽一髮而動全身」,仍要與多方研議。鳥害、蕎麥農機補助部分,農業部會思考朝補助農民設置防鳥網及提高農機補助的方向進行。

至於蕎麥產業文化活動舉辦,陳駿季表示,農業部絕對大力支持,會協助地方辦行銷活動或開發相關加工品。

臺南地區推廣蕎麥種植,近年來面積日增。圖/官田農會提供

六甲農會蕎麥第一班班長許家銘提及申請補助農機遭相關單位稱經費不足而落空,希望農業部正視。記者謝進盛/攝影

臺南蕎麥推廣「鳥害」日益嚴重,官田農會蕎麥產銷班農民張郡合希望農業部能提高蕎麥對地綠色補助。記者謝進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