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區漁會市場被拆 洪玉鳳抨擊文化局當幫兇

南市漁會市場被拆,洪玉鳳抨擊文化局當損毀文化資產幫兇。(圖/記者林悅攝)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頗具歷史文化資產的臺南市區漁會市場原址,被市府執行拆除工作,在文史工作者極力搶救之下,有意改爲『異地保留』政策,臺南市議員洪玉鳳17在市議會直指市府蠻幹,抨擊文化局不僅未捍衛文化資產,還當幫兇,毀掉古蹟再造山寨版古蹟,欺騙遊客心態非常要不得。

洪玉鳳表示,市府最近執行拆除位於中西區中國城旁的魚市場建物,已引起極大爭議,該案其實洪玉鳳早在今年的6月13日在市政總質詢時,已公開要求文化局要想辦法保留,不料文化局未做任何努力,也不顧公民團體的搶救呼籲,執意拆除該建物,最後在文史工作者的怒吼下,僅拆除到剩下一個框架才停手,並願意跟大家坐下來談,還提出一個『異地保留』方案

洪玉鳳指出,外界對市府的『異地保留』提出強烈質疑,若亦保留何不在『原地』?爲何要『異地』?大家深入瞭解後才發現,原來該處是商業區,『賴友友集團』早已看上該地的商業利益,並着手收購有抽籤分配土地權利居民同意權,且該股賴友友政經勢力,絕對可影響市府的執政改變,果不然市府蠻幹,不顧各界反對聲音執行拆除作業,最後纔在各界壓力之下,拆除只剩下一個框架才停手。

洪玉鳳質問文化局長葉澤山,臺南市有無歷史建物或文化資產『異地保留』的前例?葉澤山說沒有。洪玉鳳強調,臺南市是以文化立都,但市府對文化資產的保留卻『拆舊立新』,在鶯料理夷爲平地之後,才又蓋一個假古蹟,爲保留已成廢墟香蕉倉庫,卻要拆除西門商場,而魚市場只差一個文化資產身份卻遭市府強制拆除,卻在面臨強大指責聲音後,改爲『異地保留』,要另外建一個新古蹟,這是什麼文化古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