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首間臺灣人創立進口洋貨商店修復 五福商店再現銀座通繁華

擁有95年曆史、臺南首間臺灣人創立的進口洋貨商店「五福商店」歷時4年修復完成。(洪榮志攝)

擁有95年曆史、臺南首間臺灣人創立的進口洋貨商店「五福商店」歷時4年修復完成。(洪榮志攝)

擁有95年曆史、臺南首間臺灣人創立的進口洋貨商店「五福商店」,經市府與屋主楊氏家族共同爭取「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劃」經費補助後,目前已修復完成。市長黃偉哲16日視察時,除感謝楊氏家族及文化部的經費支持,讓五福商店再現府城繁華的美夢成真,也期望吸引更多銀座通(今中西區中正路)的歷史街屋再生,形塑臺南獨有的摩登風華。

黃偉哲指出,五福商店在出租數十年後,後代子孫共同決定修復再生,從2021年計劃申請至修復完工共歷時4年,修復總金額3100萬元,公部門挹注1900餘萬元,終於在今年臺南400的重要時刻,卸下神秘面紗,露出精緻且華麗的裝飾藝術風格立面,不僅令路過民衆驚豔不已,也爲臺南留下城市珍貴的記憶。

文化局表示,五福商店的修復成果令人驚豔,除將原有立面上的「福」字商標、「GOFUKUSHOTEN」的店名字樣、建築中的西洋語彙、傳統流蘇圖樣等裝飾物盡數修復仿作,修復工程更改善不均勻沉陷造成的結構破壞,以及分戶與裝潢導致的人工破壞,提升整體建築安全,使老屋重獲新生,並擁有邁向下個百年的生命力。

文化局還說,最近中正、西門路口原醉仙閣的屋主也受到鼓舞,向公部門探詢如何參與「歷史街區立面整修專案計劃」,盼能吸引更多銀座通的歷史街屋再生,讓點連成線。

文化局指出,臺南市從2018年至2022年,已有37處歷史老屋、46件獲得文化部補助,爭取中央總補助金額超過1億600萬元,無論數量、金額、獲補助的機率都名列前茅,凸顯臺南市公、私部門都十分重視歷史老屋與歷史街區,並視爲全民共有的珍貴記憶與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