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學生發現寶石棘影熊蟲 新水熊蟲物種首現澳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科系澳門學生樑頴儀發現新水熊蟲物種「寶石棘影熊蟲」,命名《Echiniscus gemmatus》。圖/臺師大提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科系澳門學生樑頴儀發現新水熊蟲物種「寶石棘影熊蟲」,命名《Echiniscus gemmatus》,也是澳門首次記錄的水熊蟲物種,該研究成果已於12月發表於國際期刊《Zootaxa》。
樑頴儀表示,2019年返回澳門期間,在澳門望廈山市政公園採集地衣樣本時意外發現了新物種。該物種體色呈剔透的橘黃色,外形圓潤如寶石,因而被命名爲「寶石棘影熊蟲」。命名不僅凸顯物種的外觀特徵,也希望引起社會對澳門生態環境及微觀生物研究的關注。
臺師大表示,水熊蟲以其耐極端環境的能力著稱,但體型極微小,研究難度相當高。研究初期樑頴儀憑藉自學和參考書籍,逐步掌握水熊蟲採集與觀察技巧,第一隻水熊蟲樣本,便是在臺師大生命科學系實驗室中找到的,也更加堅定研究水熊蟲的熱情。
樑頴儀隨持續於大學期間採集來自陽明山的水熊蟲標本,暑期赴中央研究院實習期間,學習了DNA分子分析技術,成功填補了新種鑑定所需的科學數據。克服了澳門及臺灣水熊蟲研究資源有限的挑戰,發現新種後,更主動聯繫波蘭的水熊蟲分類學專家Łukasz Kaczmarek,成功完成物種鑑定工作,研究過程中透過DNA分析技術,爲新種的確認提供重要依據。
樑頴儀指出,全球已知水熊蟲超過1400種,水熊蟲在生態系統中具有頂級捕食者的地位,其適應極端環境的能力一直是科學研究的重點。由於水熊蟲體型微小,過於細小的水熊蟲在處理過程中,增加了實驗難度,過程不僅考驗實驗技術,也在面對挑戰時學會了堅持與創新。
臺師大表示,寶石棘影熊蟲的發現,有助於深入瞭解水熊蟲在特定生態環境中的適應性及生態角色,尤其是在城市化環境中的適應力,也爲未來生態學研究提供嶄新研究視角。其研究意義不限於極端環境的生存特性,也涉及環境變化對其生態系統的影響,這對全球氣候變遷研究具有啓發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