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需要方艙醫院?外科名醫親自打臉陳時中

臺灣醫事聯盟學會理事長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高明見(右5)。(圖/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提供)

隨着本土疫情不斷擴大,是否蓋方艙醫院外界關注焦點衛福部部長陳時中17日直接否決了此項考慮,稱將推出「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臺灣醫事聯盟學會理事長、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基董事長高明見指出,一旦爆發大規模感染或病毒擴散全臺,現有防疫醫療系恐會崩潰,勢必需要方艙醫院,最好先「超前部署規劃好方艙醫院的設置若真對這個名詞有心魔,也可改變名稱重點是不要浪費時間

根據香港媒體中評社》20日報導,高明見擁有日本、臺灣雙醫師執照,曾任臺大醫院神經外科教授兼主任、神經外科學會理事長,現爲臺灣醫事聯盟學會理事長、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基董事長,並首創雷射交感神經手術,在醫學界聲譽卓着。高受訪表示,以雙北市聯合醫院的醫療量能,應該還能容納應付目前的確診病人,但若爆發大規模感染或病毒擴散全臺,現有防疫醫療體系恐會崩潰,故建議陳時中最好「超前部署」,先規劃好方艙醫院的設置,一旦需要就能立刻建置,不用浪費時間。

高明見也直言,若陳時中對「方艙醫院」4個字有避諱,實在不願叫這個名稱,也可以改成其他稱呼,就像他說要推出「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一樣。高分析,設置方艙醫院並不一定真要找塊空地建一座醫院,可考慮是否徵用學校活動中心、運動場中及大型旅館或其他合適場所做爲設置地點,因爲疫情結束後,方艙醫院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即能恢復原狀

高明見強調,設置方艙醫院最重要的是足夠的醫療物資醫護人員前者得事先規劃好,後者醫生方面應較沒問題,嚴重欠缺的是護理人員,所以臺北市市長柯文哲纔會呼籲退休護理人員出來協助抗疫。高建議,政府可撥些預算補助這些願「重出江湖」的退休護理師,讓他們在貢獻專業經驗的同時也能獲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