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築戰後到狂飆年代 映照社會史變遷

建築不只是建築,北美館推出「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回望社會變遷過程,從中國復古式建築看到如西門町萬年商業大樓建立的狂飆年代,連展場設計都融入常見於遮陽的施工浪板。

臺北市立美術館今天舉行「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開幕式,由3名建築學者吳光庭、王俊雄和王增榮共同研究策劃,以國民政府來臺爲起點、北美館興建那年爲終點,回顧臺灣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文化的變遷與多元且具現代性意義的時代樣貌。

王俊雄致詞表示,展覽最重要的目的是展開社會溝通,這也是在充斥競圖的產業現狀中最需要的,建築是一門專業,但希望在展覽期間說出建築物背後的社會性與時代性,這是與其他建築展覽不一樣的地方,「基本上是建築的社會史。」

吳光庭指出,二戰結束後臺灣面臨政權轉變,1949年底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將不同的建築工法與觀念、生活方式一併帶來,對當時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的生活方式產生影響。展覽以融合洋、和、臺傳統的姜阿新洋樓(1949年)模型揭開序幕,帶領觀衆進入戰後多元文化並存的時代氛圍。

展覽共分「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子題。王俊雄指出,從中人們可以看見如今熟悉的風景其實當年是特別的,如臺北民生社區讓當時許多人體驗到了公寓住宅,但當時並不普及,「希望大家看展時充滿這種發現。」

像是至今仍爲西門町地標的萬年商業大樓,建築背景起源自臺灣經濟起飛與都會消費興起,同一時期建構而成的還有來來百貨、獅子林新光商業大樓等。

在歷史發展以外,還有一些難以歸類卻重要的建築,王俊雄說,在「非典型」子題中就能看見臺灣是如此奇怪又充滿驚奇的地方,像臺南市菁寮的聖十字架天主堂,1960年由德國神父邀請德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ohm)興蓋,「波姆1986年得普立茲克建築獎時,我們才發現原來臺灣有他的作品。」

建築師林聖峰此次操刀展場設計,他運用曲度不同的透明浪板妝點不同展間,他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建築發展備受戰後與解嚴時期影響,因此演化出豐富多變的數十年樣貌,曲面像牆、邊界也像異境,可以隨主題變化與承接空間節奏,也刻意選擇看來一般、廉價、工業的浪板,能隨光線折射產生不同效果。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明天起在北美館展出至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