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館驚見臭蟲?專家提醒住宿旅館進房先做「這件事」

近期臭蟲肆虐韓國,臺灣旅館也現蹤,國內專家提醒,民衆到旅店住宿時可先檢查牀墊四角及牀附近傢俱縫隙,有無黑色血便、蟲體與卵粒。(示意圖/Shutterstock)

近期臭蟲肆虐韓國,臺灣旅館也現蹤,國內專家提醒,民衆到旅店住宿時可先將行李置於入口,檢查牀墊四角及牀附近傢俱縫隙有無黑色血便、蟲體與卵粒,若發現可向業者反應更換房間;若有臭蟲孳生問題,建議向合法的病媒業者詢問處理。

臭蟲在歐洲肆虐,近期更傳出韓國陷入危機,臺灣大學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蔡坤憲指出,臭蟲族羣擴散的方式主要爲被動式傳播,如攀附躲藏於行李、衣物、傢俱,再因人員攜帶或物流交通移動到下個地方,建立新的臭蟲族羣。

蔡坤憲說,臭蟲叮咬造成的過敏反應常見爲紅色丘疹,周邊皮膚會腫脹成硬塊,皮膚會發癢、刺痛,症狀大約1到2周內會消失。和其它蚊蟲叮咬的差異在於叮咬位置,蚊蟲大多叮咬皮膚裸露處,而臭蟲多於皮膚與衣物或棉被接觸附近叮咬,典型的叮咬痕跡排列爲線狀。

「近年由於高抗藥性的臭蟲族羣出現,使得化學防治成效降低。」蔡坤憲指出,臺大公衛蟲媒傳染病實驗室在新冠疫情前調查發現,在旅店、移工宿舍、漁船寢室、聘請家中看護的住戶爲主要熱帶臭蟲孳生,而歐美地區流行的溫帶臭蟲蹤跡相對較少;新冠疫情後人員流動逐漸增加,可能增加臺灣境內或境外臭蟲的族羣擴散。

蔡坤憲提醒,若民衆於旅店住宿時,可先將行李放置於入口處,檢查牀墊四角以及牀附近的傢俱縫隙有無黑色血便、蟲體與卵粒,若發現可向旅店業者反應更換房間。臭蟲被視爲環境衛生害蟲,若有臭蟲孳生問題,建議向合法的病媒業者詢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