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獼猴偷幼貓的真相 父愛,不只是人類纔有

【編按】近來,許多網友臉書分享臺灣獼猴幼貓照片,這些「公獼猴」爲何抓幼貓?究竟是基於好玩?還是有其他因素

文/林美美

「獼猴捉幼貓」的照片很多人都有拍而且非常多人分享,我當下並沒有打算看這些分享下面的留言,我知道大概是一面倒的覺得猴子玩幼貓

而跟隨 林金福 大學長縱橫壽山20年,我們家也收留(養)過3只被雄猴捉走的松鼠,當時還將該名很愛捉松鼠回來抱的老雄猴取名爲「玩具阿公」。

每年生育季都會有這樣想育幼卻自己無法生育的雄猴抓小貓和松鼠來撫育(雌猴不給抱小猴),但是牠們沒有奶水,也不懂,雖然小心翼翼的呵護,幼體仍然會死亡。我們很明白,這些其實是自然中動物行爲的一部份,當有雌猴產下嬰猴難產死亡或莫名失蹤,社羣內的雄猴也會接手抱着嬰猴,我們能救的就盡力救,也曾經搶下來了,嬰猴卻在動物醫院失溫而上天堂經驗

父愛,不只是人類纔有,臺灣獼猴跟我們人一樣同屬於靈長類也有額葉,也有情感;每一次我們從雄猴手中搶過這些幼體,憑靠着的不只是經驗和對牠們的瞭解,最重要的是牠們對於我們毫不懷疑的信任鼻酸TT.TT),這就是爲什麼看到人就跑上樹的雄猴(怕人搶走視如珍寶的幼體),在我們跟牠耗了3~4個小時經歷了N次失敗,牠還願意再一次在我面前放下小貓,讓我有機可趁。

在我偷走小貓時,牠回頭慌張地找,發現是我偷的時候,第一時間牠不是攻擊我(換作是一般人可能就咬了吧),是拉着我的運動褲咧嘴、脣動不斷跟我示好表達臣服(再次鼻酸),我父親記錄本作勢打牠才退開,一路跟着我、哀求我的表情,我回到家後還不斷在我腦海裡無限重播

這些畫面大家卻無法看到,大家看到獼猴手中的幼貓時充滿不捨、充滿憐憫,卻忘了是因爲我們人類製造了流浪動物,貓媽媽才必須在野外環境生下小貓;而大家也忘了這裡其實是臺灣獼猴在都市中最後一塊棲地,牠卻必須和流浪貓狗一起共用這塊棲地。當獼猴手裡抓的是我們認爲的「寵物」時,這件事就會被無限放大,臺灣獼猴會變成罪無可赦的殘暴動物。

爲了導正大家的錯誤觀念,避免讓臺灣獼猴落入惡名,我知道我今天無論如何都要救下這隻貓,因爲我知道,我只有救到這隻小貓,我纔有立場大聲說話,纔有機會改變大家的觀念、想法。

我和我父親,今天利用了這位猴先生的信任,只希望能換來大家對牠們行爲的瞭解、體悟,有時候動物的行爲跟我們人並沒有甚麼差別。

我們只是爲了兩個不同物種生命,做出我們能做的努力罷了,如果今天因爲我的救援可以讓大家停下腳步願意多瞭解臺灣獼猴的生態、行爲,並且讓大家瞭解這背後的故事,那麼這一切就太值得了。

▼臺灣獼猴與小貓的互動

.圖與文經作者林美美授權《ETtoday東森新聞雲》使用。原出處【其實不只是爲了貓,更多是爲了臺灣獼猴】 ,更多獼猴抱幼貓的照片與解說。.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