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灣麪包冠軍林育瑋:從學徒到烘焙界頂流,他做對了什麼?

(作者提供)

初秋的某個午後,北京798藝術街區的一家麪包店,吸引着許多慕名而來的人。主理人林育瑋是中國臺灣四大天王麪包大賽冠軍,也是原麥山丘麪包品牌前行政主廚,他研發的軟歐包曾在大陸風靡,廣受好評,如今自創品牌,開啓了新事業。

常人眼裡,相比於穿梭在寫字樓裡的職場精英,麪包房裡揉麪的師傅大概率不會有什麼光明的前途,而事實證明,任何職業都有發光的可能。從麪包學徒到烘焙界頂流,他做對了什麼?在對林育瑋的採訪中,我們窺見了些許做麪包的學問。

●選擇——堅持纔看得到希望

對面包產生興趣,開始於十七歲。那時,林育瑋還在爲不明朗的未來發愁。「不愛讀書,就去學一門技術吧。」聽從父母的建議,他決定去修車廠學修車,儘管髒亂的車間環境讓他有些牴觸。

報到前一天,林育瑋到離家不遠的麪包店買早餐。乾淨溫暖的廚房裡,衣着整潔的麪包師安靜地揉着麪糰,這一幕吸引了他的目光。一番打聽後,他發現這裡環境好,薪酬還比修車多,自己又如此喜歡吃麪包,於是毅然決定,轉學做麪包。

然而在入行前兩年,林育瑋卻沒有真正接觸過麪包,洗碗幹雜活的日常打破了他對職業的美好幻想。對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來說,日日重複做着毫無意義的事情,簡直浪費生命。而如今,在林育瑋看來,選擇在放棄的節點繼續前行,是他做過的最正確的事。

「只要堅持一定會有收穫。」直到遇見了一生的恩師——吳寶春,他終於在堅持中看到了希望。

●恩師——讓我更加理解如何「做麪包」

2010年,吳寶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首屆世界盃麪包大師賽中贏得歐式麪包組冠軍,一路見證師父的蛻變,林育瑋深受觸動。學徒生涯中,讓他尤感慶幸的,是遇到了一位好師父。

「師父很嚴厲,被罵是常有的事。」儘管這種滋味不好受,林育瑋卻深知,要接受批評,敢於試錯,才能不斷進步。「師父知道你是肯吃苦的,肯沉下心來去做,就願意教你。」林育瑋說,吳寶春樂於分享技術,還帶給他很多觀念上的啓發。

比如師父認爲,如果把做麪包僅僅理解爲謀生的方式,就限制了對面包的追求。師父常說,不管到什麼階段,一定要不斷的突破,只要開始都不會太晚。「別的師父可能擔心徒弟會超越他,但是他不一樣,他歡迎大家把師父當成挑戰的對象。」

吳寶春對林育瑋的影響,不僅在言傳,還在於身教。「爲準備比賽,師父戒掉了抽菸的習慣,每天不眠不休地練習。」要超過100分地做準備,纔有辦法及格,師父的精神影響着林育瑋,從起點不高的麪包學徒逐步攀登,直到2011年一舉奪得中國臺灣麪包大賽冠軍,他終於迎來了職業生涯裡屬於自己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談起比賽,林育瑋的眼神裡透着幾分光亮,言語卻十分平和。「比賽當中會跟很多同業朋友交流取經。比如會採用之前不敢嘗試但其實是對的做法。有一些材料是麪包店不會去用的,但我們試完之後發現這個材料對產品本身有加分,這就是一個經驗。」比賽最重要的不是拿冠軍,而是在挑戰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積累經驗。

無論通過怎樣的方式,林育瑋希望看到的,是自己不斷的進步。

「做麪包是靠努力做出來的,而不是天賦,只要有興趣,肯吃苦,纔有辦法進一步瞭解。努力纔有收穫,就像做麪包,只有經過揉麪、發酵、烘烤等層層工序,纔會散發出幸福的香氣。」

●登陸——締造下一個「微熱山丘」

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這個問號縈繞在林育瑋心中。

此時,已有冠軍頭銜的他收到了四面八方的合作邀約。「相比較烘焙市場趨於飽和的臺灣,大陸還是一片新興的沃土。」

2012年,林育瑋決定來大陸看看,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原麥山丘麪包品牌行政主廚。

原麥山丘的取名源自臺灣一家有名的鳳梨酥品牌「微熱山丘」,寓意是用最好的原料做最好的麪包。團隊希望可以做成麪包界裡的「微熱山丘」。

「從12年到13年,我們整整籌備了一年。這一年只做一件事,就是研發產品。」效仿臺灣地區的發展趨勢,林育瑋嘗試把軟歐包帶到大陸。「外面看起來粗硬,內陷是細緻柔軟的軟歐包,低糖低油很健康,比較符合中國人的口味。」

前期,只是抱着嘗試的心態,結果,軟歐包一經推出就大受熱捧,被視爲軟歐包鼻祖的原麥山丘藉此打響名聲。「北京九家店,我們做出了一年兩個億的業績。」

●歸零——越過山丘再出發

原麥山丘的成功離不開林育瑋的努力,麪包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他又做出了一個新的決定。

2019年6月,合同到期,林育瑋辭職離開。三年時間,他在北京創業,如今已是㞭客烘焙麪包坊品牌創始人。

在這條賽道從新開始,需要莫大的勇氣。近幾年,大陸烘焙市場快速發展,據《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現狀研究與未來投資調研報告(2022-2029年)》統計顯示,2017年至2021年,烘焙食品企業數量由2040家增長至6395家。

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談及品牌生存法則,林育瑋的回答是把產品做好。「比如做臺式菠蘿包,以前會用人造黃油,吃起來對身體有負擔,現在用的黃油是用牛奶去提煉的,改良後的產品就很健康。」

每天賣500條吐司,這是林育瑋最初的設想。他希望吐司能成爲軟歐包的下一個爆款產品,但由於目前大陸烘焙行業發展尚未成熟,要引領市場方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比起通過資本和營銷快速獲得擁躉,林育瑋更希望放慢腳步,專注於做好產品。「我們的態度是做實業,通過消費者對產品的肯定,慢慢建立口碑,這需要時間的積累,更需要安靜的沉澱。」

清晨六點左右,林育瑋來到園區,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早起工作,整個園區很安靜,也是最能靜下心的時候。」入行多年,林育瑋坦言,自己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和麪包度過,時間的累積與不懈的努力成就了他今天的事業。

今年是林育瑋來大陸的第十年,十年間,前行的腳步不曾停下,他的麪包事業也越走越寬。(李繪)

(本文來源:「臺胞之家」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