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腎臟醫學會簽署國際合作備忘錄 齊心推腹膜透析

臺灣腎臟醫學會、國際腹膜透析學會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臺灣腎臟醫學會吳麥斯(右)表示,總統府「健康臺灣」政策積極推廣居家醫療,重點項目包括腹膜透析,希望健保鼓勵措施下,更多年輕患者掌握正確醫療訊息,接受腹膜透析。記者李樹人/攝影

臺灣洗腎患者逼近10萬大關,但具有感染率低、存活率高、患者享有較高自由及生活品質的腹膜透析,其佔比卻逐漸下降,不到6%。爲此,衛福部疾管署於今年推出「鼓勵院所加強推動腹膜透析與提升照護品質計劃」,臺灣腎臟醫學會、國際腹膜透析學會(ISPD)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逐年提高腹膜透析佔比。

「Saving young life」臺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今天在學術年會上強調,腹膜透析爲居家透析模式,讓患者保有較大的生活彈性,兼顧工作與上課,可提高末期腎衰竭的年輕病人的生活品質,有效延續生命,重新掌握自己人生。

臺灣腎臟醫學會、國際腹膜透析學會今天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吳麥斯表示,總統賴清德爲腎臟科醫師,在總統府「健康臺灣」政策積極推廣居家醫療,重點項目就包括腹膜透析,希望健保鼓勵措施下,讓更多年輕患者掌握正確醫療訊息,接受腹膜透析。

國際腹膜透析醫學會秘書長Adrian Liew博士表示,亞洲國家是全球腹膜透析使用率最高的地區,例如,新加坡擬定2025年腹膜透析佔率達25%,而泰國、香港在面對末期腎衰竭患者時,也以腹膜透析爲第一考量,希望患者持續工作,拉高勞動人口。

Adrian Liew指出,臺灣醫療實力有目共睹,且健保在洗腎給付上完整,大幅降低患者經濟負擔,這次簽署合作備忘錄,齊心推廣腹膜透析,深化學術交流及人員訓練,希望臺灣腹膜透析佔比逐年攀升,成爲高度經濟開發地區的典範,爲其他亞洲國家起了示範作用。

臺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表示,臺灣末期腎臟病患者腹膜透析的感染率與住院率低,在國際間名列前茅,未來參與國際腹膜透析學會計劃,相信可將醫療經驗與模式推廣至世界各地。再者,透過深化國際頂尖學術交流與年輕醫護人員教育訓練,可提升國內人才、技術,提高醫療水準與學術研究地位。

臺灣腎臟醫學會腹膜透析醫療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北榮腎臟科教授楊智宇表示,健保署於去年7月公告「全民健康保險鼓勵院所加強推動腹膜透析與提升照護品質計劃」,鼓勵醫療院所設置腹膜透析中心,而醫院及社區透析診所組成共同照護團隊,相互支應,提升腹膜透析可近性及照護品質。

此外,透過醫病共享決策,讓這些會愛上腹膜透析,卻與它擦肩而過的腎友,有機會接受自主且自由的居家透析治療。同時,本計劃鼓勵醫護人員進行居家訪視與視訊訪視,加強腎友的自我照護能力,鼓勵腹膜透析醫療資訊化等,提升腎臟疾病整體醫療照護品質,進而提升末期腎衰竭病人腹膜透析治療佔比。

楊智宇以手機充電比喻全自動腹膜透析治療,只要腎友睡滿8-9小時,家中的全自動腹膜透析機器在夜間運作,就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毒素,一個月只需回診一次,維持正常工作,生活作息與一般人無異。相較之下,血液透析腎友一週三次回診,長時間綁在醫療院所,且感染風險較高,「如果自己面臨洗腎抉擇,一定選擇腹膜透析。」

臺灣腎臟醫學會腹膜透析醫療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中榮總腎臟科主治醫師鍾牧圻表示,腹膜透析能維持原有腎臟功能及排尿量,具有較低的感染風險,存活率較高等優點。只可惜許多民衆仍有錯誤迷思,認爲固定至醫療院所洗腎,比較安全,以致血液透析佔比居高不下。

鍾牧圻指出,在醫病共享決策時,醫師應讓末期腎衰竭病友及家屬瞭解到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優缺點,而不是依照自身治療經驗,建議患者直接做血液透析,「許多腎臟科醫師也需要再教育」,事實上,只要醫師、護理師願意多花點時間給予正確衛教,讓患者知道腹膜透析時接管時間只需幾秒,簡單方便,相信會有更多病友願意嘗試較自由且安全的透析方式。

臺灣腎臟醫學會、國際腹膜透析學會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臺灣腎臟醫學會吳麥斯(右)表示,總統府「健康臺灣」政策積極推廣居家醫療,重點項目包括腹膜透析,希望健保鼓勵措施下,更多年輕患者掌握正確醫療訊息,接受腹膜透析。記者李樹人/攝影

臺灣腎臟醫學會表示,透過醫病共享,希望腎臟科醫師提供更多正確衛教訊息,讓末期腎臟衰竭患者選擇適合自身的透析方式。臺灣腎臟醫學會腹膜透析醫療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牧圻(左)、秘書長許永和(中)、腹膜透析醫療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智宇(右)。記者李樹人/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