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療科技展 中國附醫狂獲23項大獎

生策會頒發國家新創獎,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得獎強強滾,拿到「國家新創精進獎」與「國家新創獎」共榮獲23項,爲歷年最多,由周德陽院長(圖第一排右十)率團領獎,與大會獲獎團隊一起合照,成果豐碩。(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中國附醫聚焦「再生醫療」、「AI智慧醫療」、「精準醫學」、「國際醫療」,「中醫大研究」,以及「得獎專區」等六大主題參展,產官學研熱烈迴響。(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生策會大會主席、立法院長游錫堃(右1)、生策會長翁啓惠參訪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聽取最新尖端醫療科技趨勢簡報,由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左1)主講。(中國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2022臺灣醫療科技展」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以「創新醫療、跨業鏈結、邁向全球大健康」爲參展主軸,發表多項智慧醫療研發成果與臨牀實績得獎作品,在四天的展區活動拿下生策會新創類大獎「國家新創精進獎」與「國家新創獎」共榮獲23項,爲歷年最多,收穫豐碩。

醫界大盛事「2022臺灣醫療科技展」自12月1日起在臺北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到4日正式落幕,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今年有多項創新智慧醫療,成爲參訪熱搜點,包括:「智抗菌平臺-打擊院內超級細菌,精準投藥救治病人」、「海雲平臺-亞洲最大的臨牀-基因-環境資料的大數據整合平臺」、「臺灣癌症精準治療-CAR-T免疫細胞治療」、「異體CAR-T免疫細胞治療」皆成爲展場造訪熱點。

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指出,在癌症尖端科技治療中,尤其值得注意由細胞分泌出來的奈米載體「外泌體(Exosome)」的生醫科技發展,外泌體已能達到擊殺癌細胞並抑制癌轉移,期望能進一步創新藥物來幫助病人對抗癌症,中國附醫現已技轉於衍生企業-聖安生醫公司,努力更進一步提升癌症精準治療的品質。

另,在醫療科技展期間,中國附醫再添兩樁國際合作喜事,分別與美商輝瑞簽署共同打擊抗生素抗藥性的衛教合作備忘錄,以及和美商默沙東在臺灣簽署MOU,宣示結合雙方資源,將AI數據應導入智慧醫療領域,針對默沙東關注的疾病領域,如癌症、疫苗、麻醉、及感染症等,共同開發並尋找癌症生物標記物、風險指標、基因型等,幫助瞭解適合患者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