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醫療展 北醫附醫推零接觸防疫設備

疫情時代數位創新帶動防疫升級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積極與科技大廠合作,推出零接觸式防疫設備,並在「臺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展出。首度亮相的零接觸智慧防疫自助機Contactless Intelligent SafePass(CIS) Kiosk整合實名制管理、AI影像辨識、雲端數據平臺與感測讀取裝置設備,可放置在醫療院所及公共場域出入口,進行體溫偵測、口罩配戴檢查旅遊史等相關查詢,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接觸感染風險

零接觸的概念更能有效應用在防疫病房醫療照護方面。根據統計,醫護人員每一天平均進入病房接觸病人約12-15次,包括量測生理數據、給藥、填寫護理記錄等等。北醫附醫與工研院、瑞得康科技、傳世科技、臺灣微軟及宏碁資訊(股)公司產學團隊合作推出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臺,可有效降低接觸與感染風險。

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臺採用AI演算法利用裝置自動量測心律、呼吸和體溫等數據,同步彙整於護理站電子白板的「病人動態儀表板」,可供醫護人員及時判讀與處置。另外,病房以遠距視訊整合緊急呼叫鈴的即時視訊系統,病人可啓動視訊與醫護人員即時溝通,如偵測出病情變化或發生緊急狀況,護理站也可遠端開啓病房影像立即予以關懷

北醫附醫鎖定病人資訊整合服務,推出iTPASS App,整合智鏈護照(iWellChain)與轉診服務等特色,打破傳統實體保卡紙本申請單就醫服務模式民衆只需下載APP,即可享有就醫提醒、看診導覽、無紙化檢驗、就醫轉診等服務;經由區塊技術提供高效率與注重安全隱私的網路環境,讓個人的健康醫療數據能夠自我管理與自主授權。

未來若醫院重啓出入管制,民衆可透過iTPASS App線上預約機制,於進出醫院時,出示個人QR code,再經由零接觸智慧防疫自助機檢核生理數據後,即可取得1日快速通關證明,方便人員進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