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世界級的技術!」不願被淘汰 他拉傳產做電動車

電動前景信心滿滿,洪裕鈞直言,未來車用市場將是電動車的天下。「現在開電動車可能有些不便,但汽油將被淘汰這是不用懷疑的,當然有人選擇不相信,或認爲電動車的世代還沒來,那麼他就等着成爲下一個柯達、下一個諾基亞,被淘汰的產業故事一直不斷地在我們身邊發生。」

目前行競已有來自日本中東歐洲商用客戶找上門,從機車卡車水泥車、乃至採礦車,只要想把燃油車改裝成電動車的,都是行競的潛在客戶。

爲何選擇發展電動超跑賽車?指着今年行競科技發表的MISS R,洪裕鈞說:「做超跑和賽車對行競來說是手段,但不是最終目的,行競的最終目的是變成全球商用電動車,關鍵零組件技術軍火供應(配備)商。」

「在行競之前,臺灣沒有一家可做整車開發能力公司。」洪裕鈞說:「臺灣中小企業具備世界級的技術,很可惜每一家都只負責代工小小的零件;大家只看零組件思考,看國外客戶給的訂單規格價錢交期思考。」

「我希望臺灣廠商不是遊戲規範的被提供者,不是考題別人出好,我們很會作答,但沒有自己出考題的能力。」洪裕鈞自信地說:「行競是一家研發公司,未來不會自己製造零組件,我們會外包給臺灣的傳統產業,幫助他們一起跨到智慧電動車領域,超跑賽車只是我們向全球展現制定規格、話語權方式。」

事實上,行競科技成立短短2年,洪裕鈞與Azizi、再加上幾位天使投資人約500萬美元的創業基金,27人的團隊推出2臺電動整車,無異也是一項臺灣奇蹟

至於公司爲何取爲行競?洪裕鈞笑說:「行競是從英文名稱Xing開始,因爲我想取一個臺一點的名字。」

他認真地說:「很臺不代表不屌、很臺不一定是很俗的黑熊、臺北101,臺灣很多流行語是將英文亂湊得來,例如戀愛ing。X代表未來、未知,我希望我們一直不斷在前進。」說起話來客客氣氣,帶着洋派文青氣息的洪裕鈞,說到底心裡念着的,還是對臺灣這塊土地的關注。

更多鏡週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