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屯藝中心科技跨藝特展 科技藝術創造獨特奇境

臺中屯藝中心以科技、親子與在地等元素推動《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20日登場,策展人邱志勇(右一)表示,此次展覽中8組藝術家與9件作品創作都與臺中或童趣相關,把臺中在地的文史故事和元素帶進展覽中,透過輕鬆、具親密感的作品勾起觀衆的共同回憶。(屯藝中心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屯藝中心以科技、親子與在地等元素推動《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20日登場,現場由8組藝術家展出9件作品,將科技藝術結合臺中文史風采,利用光影及AI等技術打造獨特的童心秘境。(潘虹恩攝)

臺中屯藝中心以科技、親子與在地等元素推動《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20日登場,作品〈種子裡有棵虛擬的樹〉以烏日在地原創劇本《茄苳樹下的一場戲》爲基礎,使用擴增實境技術訴說種子裡的微縮故事。(潘虹恩攝)

AI科技當紅,臺中屯藝中心以科技、親子與在地等元素推動《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20日登場,邀集8組藝術家展出9件作品,將科技藝術結合臺中文史風采,利用光影及AI等技術打造獨特的童心秘境,期待父母可藉暑假帶孩子前往觀展,孩子們能翱翔在科技藝術的奇境中體驗更多樂趣。

屯區藝術中心結合產官學界推動《藝翔奇境─科技跨藝特展》,20日上午舉辦展覽開幕式。展覽由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兼教授邱志勇擔任策展人,並由8組藝術家展出9件作品圍繞科技、親子與在地元素,透過擴增實境、互動裝置及AI生成等技術,結合臺中文史風采,打造獨特的童心秘境。

其中,作品〈種子裡有棵虛擬的樹〉以烏日在地原創劇本《茄苳樹下的一場戲》爲基礎,使用擴增實境技術訴說種子裡的微縮故事;〈昨日的路徑〉利用空拍、三維實景及程式自動演算,讓固有景觀產生不可預期的新面貌,重新定義「家」的想像;〈夏2.0〉及〈浮海〉則分別透過聲響與光影浮動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各項作品皆帶來不同視覺體驗。

邱志勇說,此次展覽中8組藝術家與9件作品創作都與臺中或童趣相關,創作者也多是土生土長的臺中人,把臺中在地的文史故事和元素帶進展覽中,透過輕鬆、具親密感的作品勾起觀衆的共同回憶,也在屯藝中心開啓兒童親子的另一種可能。歡迎各家父母藉由暑假親子活動最頻繁的時間,帶着孩子前來觀展,期盼孩子們在這樣的場域充分表達想像力與創造力,翱翔在科技藝術幻象的奇境中。

文化局專委潘美君表示,知名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曾提及學習是「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這也是科技藝術的優勢;屯藝中心自2017年起以科技藝術作爲發展主軸,此次展覽各項作品都令人驚豔,不僅互動有趣也可以讓孩子打開視野,歡迎親子前來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