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延後徵收「納入考慮」-環境部:考量對產業的衝擊
碳費費率遲未出爐,但2025年就要開徵碳費,環境部長薛富盛昨(27)日鬆口配套方向,原定今年元旦起排碳就要計費,但考量對產業衝擊,可朝延後思考。 圖/陳正興攝影
碳費費率遲未出爐,但2025年就要開徵碳費,環境部長薛富盛昨(27)日鬆口配套方向,原定今年元旦起排碳就要計費,但考量對產業衝擊,可朝延後思考。換言之,碳費起徵日延後將列爲配套選項。
環境部昨日赴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專題報告並備詢,多位立委質詢重點聚焦碳費費率一延再延。原定今年第1季費率出爐,如今確定跳票,影響產業界成本估算。
薛富盛表示,確實一開始就有訂出目標,如今看來進度有些落後,原定今年元旦起排碳就納入碳費收費範圍,但目前也在思考,是否改從某個時間點起徵,也是很好的折衷,主要考量對產業衝擊,環境部也正規劃相關配套。
環境部長薛富盛談碳定價。 圖/經濟日報提供
碳費費率審議會歷經兩次會議後,仍未涉及實質費率討論,昨日立委追問,環境部身爲審議會召集單位,更由次長擔任召集人,是否應直接押個日期,否則委員會一直開下去,卻一直沒有結論,等於徒勞無功,要求環境部承諾6月底前給答案。
對此薛富盛坦言,今年起徵、明年收費,仍是環境部最終目標,但對於費率何時定案,他並未鬆口,僅表示就他個人立場,可能還需要一、兩個月纔會出爐,「希望委員們能協助儘快訂出。」
此外立委提到,我國政策方向是碳費先行,但何時轉軌碳稅,是否已有評估?薛富盛表示,個人認爲2030年會是轉折點。
由於涉及財政部業務,財長莊翠雲日前也曾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被問到碳稅議題,她當時表示,財政部一直有在蒐集國際課徵能源稅、碳稅資料,也已委外研究碳稅、並同檢討貨物稅的可行性,研究期間至今年11月。
至於業界最關注的碳泄漏風險,呼籲環境部趕緊建立臺版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薛富盛表示,內部已有過討論,可能涉及修法,會在兩個月內提出可行性報告。
Take action!加入《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