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封存計劃啓動 中油闖環評初審過關

中油今天提出「鐵砧山地區天然氣注、產氣井開發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變更內容對照表」,擬執行3年,每年灌注10萬噸二氧化碳、共灌注30萬噸二氧化碳至灌注井中。(翻攝自環評書件系統/林良齊臺北傳真)

依國發會提的2050淨零排碳排路徑中,並擬定12項關鍵戰略,其中一項爲CCUS(碳捕捉利用及封存),爲配合前期試驗,中油今天提出「鐵砧山地區天然氣注、產氣井開發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變更內容對照表」,擬執行3年,每年灌注10萬噸二氧化碳、共灌注30萬噸二氧化碳至灌注井中,環委希望強化地震模擬分析及二氧化碳泄漏緊急應變機制等,今天仍順利通過環評大會專案小組初審。

中油表示,國際能源總署(IEA)推估,2070年時CCUS減碳貢獻約佔15%,爲淨零排放關鍵角色,爲響應政府推展目標,中油致力於碳捕存研究,期待以CCU(碳封存)銜接至CCUS,把二氧化碳固化於深部鹽水層,而鐵砧山注產區的井坪用地,具有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的安全性與封存條件。

中油說,配合國發會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劃,規劃在2030年CCUS達460萬公噸,希望透過小規模注儲試驗計劃,驗證使用系統及風險評估的適用性,作爲後續商轉計劃相關經驗指引,以因應我國減碳的目的及需求。

環評委員認爲,應補充基地地質結構圖,強化地震模擬分析,補充場址地下油氣分佈殘留情況;強化二氧化碳泄漏之緊急應變機制,包括訂定二氧化碳偵測裝置警戒值等;補充灌注二氧化碳對地下水水質影響評估;補充採用深層地下水方式等,最後建議補充修正後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