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主力合約又創新低!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夕

鋰鹽價格成本幾近倒掛的背景下,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創下上市以來新低。

11月7日,碳酸鋰期貨整體繼續 震盪下行,主力LC2401合約再度擊穿15萬元大關,向14萬元逼近。在午後,LC2401合約價格一度跌至14.12萬元。

此次並非是碳酸鋰期貨合約首次下探15萬元大關。相比於9月底的首度跌破,業內認爲此次意義完全不同。有機構認爲,這是市場疲軟環境下自然結果,在下游需求仍不振情況下,預示着碳酸鋰價格將繼續震盪下行。

主力合約價格逼近14萬

在7日早間,碳酸鋰期貨主力LC2401合約持續下跌。而至午後,下跌趨勢一度加速,最大跌幅超5%,價格低至14.12萬元/噸。而包括LC2402至LC2407等合約價格跌幅在1%-4%之間,而最爲遠期的LC2410價格已經多日徘徊於12萬元/噸以下。

在9月底,LC2401合約價格也曾下探至15萬元以下,最低達到14.5萬元,但隨後碳酸鋰期貨價格出現了一波反彈。在市場看來,此次再度跌破15萬元關口與當時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與9月下旬相比,本次跌破15萬元/噸關口最大區別在於基本面的邏輯更牢固”,一位券商期貨分析師表示。

在他看來,9月下旬跌破15萬元關口更多是短期情緒所致,當時基本面形勢偏好,上游減產挺價、下游旺季需求預期仍在,供需關係存在改善預期。此外,當時礦價更高,成本支撐也更強。

正如上述人士所言,自9月底起,不少鋰鹽廠商舉起“停產”大旗。其中志存鋰業決定對部分基地設備於9月29日至10月25日進行檢修,10月減量3000噸左右。此外,盛新鋰能旗下碳酸鋰工廠停產檢修。此舉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着“挺價”意味。

但從目前來看,國內鋰企近期相繼推進復產,另外年尾上游或面臨累庫壓力等利空因素,可能導致此次碳酸鋰下跌步伐更爲“堅定”。“多空雙方都已按照自己的邏輯進行了充分交易,此時跌破15萬元,更接近於理性結果,後市大概率維持偏弱運行,”上述人士表示。

而東證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陳禕萱也分析稱,與9月下旬的下跌相比,迴歸供需基本面來看,近期供需矛盾緩和,去庫逐步放緩甚至轉入累庫週期,與9月下旬供應縮量帶來的去庫週期不同。

實際上,碳酸鋰期貨價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於現貨市場的預期。在現貨市場上,根據SMM最新數據,國內電池級碳酸鋰11月7日報價15.85萬元/噸,連跌13日,創逾2年新低。而氫氧化鋰價格報14.75萬元/噸,同樣創逾2年新低。

廠商成本倒掛 下游需求不振

在市場看來,碳酸鋰價格持續走低,核心因素源於下游需求持續不振。

根據宏源期貨統計數據顯示,從下游磷酸鐵鋰和磷酸鐵方面看,10月國內磷酸鐵鋰開工率爲50%,產量爲11.85萬噸,環比下降7%。而磷酸鐵產能增至24.93萬噸,開工率下滑至48%,產量爲11.04萬噸,環比下降4.9%。

而從三元材料方面看,10月三元材料開工率小幅降至42%,產量爲5.24萬噸,環比下降5%,同比下降25%。同時,三元前驅體開工率降至48%,產量爲7.12萬噸,環比下降5%,同比下降22%。

該機構稱,自9月以來,雖然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韌性較強,但動力電池廠商排產未有恢復,儲能電池產量下滑。在該機構看來,隨着碳酸鋰產量積極恢復,成本端支撐持續走弱,對於鋰鹽的需求旺季已過,且正極庫存較高,整體需求較弱,社會庫存增加,預計碳酸鋰價格震盪下行。

從目前情況來看,碳酸鋰市場價格已與廠商成本形成倒掛。

雲母提鋰廠商江特機電曾在近期機構交流中作出假設:以22噸鋰雲母精礦對應1噸碳酸鋰,中性條件下,按照鋰雲母精礦外購價格6000元/噸,原料成本爲13.2萬元/噸,鋰雲母加工成本爲3.2萬元/噸。以此計算,綜合雲母提鋰生產1噸碳酸鋰成本爲16.4萬元/噸。

而外購精鋰礦的鋰鹽廠商成本更高。按照目前港口報價來看,外購鋰輝石的成本大概在17-18萬元/噸區間,這個價格也導致國內部分鋰鹽廠成本與銷售價格明顯倒掛。

相對於上述兩類鋰鹽廠商,鹽湖提鋰廠商由於成本相對更低,顯得更爲從容。此前某鋰鹽廠商內部人士曾向記者透露,鹽湖提鋰成本僅2萬-3萬元/噸,即便加上4萬元的其他成本,相對其他技術路徑也具有較大成本優勢,而且鹽湖提鋰週期更短。

藏格礦業曾在機構調研中也表示,公司碳酸鋰單噸銷售成本控制在3萬元左右,有較強的成本優勢。

年內趨勢難言扭轉

碳酸鋰價格不斷下探威力初顯。從近期鋰鹽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報情況看來,可謂相當“慘淡”,大幅下滑成爲高頻詞。

多家鋰鹽廠商業績出現下滑,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出現斷崖式下跌。對於原因,多家公司答案一致:鋰價下跌導致銷量和銷價同比大幅下降。

以鋰礦龍頭天齊鋰業爲例,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33.99億元,同比增長35.52%;實現淨利潤80.99億元,同比減少49.33%。其中,在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85.76億元,同比降低17.14%;歸母淨利潤16.46億元,同比下滑幅度達到70.89%。

而贛鋒鋰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5.37億元,同比下降42.77%,其歸母淨利潤1.60億元,同比下降更是達到97.88%。

雅化集團更是在第三季度出現虧損。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8.07億元,同比下滑77.22%。而在第三季度,其營收爲32.55億元,同比下降20.84%,歸母淨利潤爲-1.43億元,成本倒掛已經相當明顯。

金圓股份情況類似,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7580.6萬元,同比下降133.73%。其中,第三季度虧損4464.49萬元,同比下滑122.27%。

上海有色網資深分析師徐穎表示,核心仍是供需失衡。她認爲,目前產業鏈各環節都趨於理性,加上上下游利潤重新合理分配,下游各環節在去年年末開始普遍承擔較大的原料和成品跌價損失,在後續需求增量趨於緩和的情況下,普遍選擇按需採買。

對於碳酸鋰價格何時能觸底,市場預計年內趨勢難言扭轉。SMM報告認爲,當前產業鏈對於後市終端需求走弱預期加深,疊加當前鋰鹽供需格局依舊階段性供大於求,下游依舊僅維持剛需採買,供需博弈下現貨價格承壓下行。

編輯:喬伊

審覈:陳墨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