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醫療指標居末、3大醫院卡關 議員促檢討醫療分區

桃園八德區長榮醫院去年9月29日開工動土,如今工地卻一片寂靜,藍議員斥前市府選舉期間大作文章當績效,地方覺得被擺一道空歡喜。(蔡依珍攝)

桃園升格8年,但不分黨派都認爲醫療量能患寡也患不均,藍營斥4項醫療指標病牀數、醫事人員數全敬陪末座,綠營則感嘆清大、亞東和中大3大醫院都卡關,要求重新畫設醫療分區。衛生局說,清大醫院較順利預計20日與高醫大簽約,亞東醫院也因都市計劃調整道路公園後露曙光,至於中大醫院研擬朝智慧健康園區規畫。

議員徐其萬和塗權吉說,根據衛福部統計,醫療院所病牀數、每萬人口病牀數、執業醫事人口數、每萬人口執業醫事人員數等各項醫療指標,桃園皆爲六都第五名,顯見桃園醫療資源極度欠缺,且長期呈現南北不均衡情況。

議員楊朝偉則說,中央大學在八擴籌設附設醫院,因牀位數申請過高遭衛福部醫審會不予同意,內壢地區桃園亞東紀念醫院482牀,也因地方反彈而受阻,清大醫院則面臨興建期程趕不及等問題,3間大型醫院在桃設立案都卡關,擔憂如何弭平南桃園和北桃園醫療量能差距。他也提到,八德長榮醫院去年9月29日開工動土,如今工地卻一片寂靜,斥前市府選舉期間大作文章當績效,地方被擺一道空歡喜。

議員許家睿則提到,八德大溪缺乏區域級以上的大型醫院,要求市政府導入市立綜合醫院的概念,也直指現行次醫療區只有南北區,早年規畫已不符合現況和需求,導致中大醫院受阻,力促重畫爲3個次醫療區解決問題。

副市長王明巨也認同林口長庚逾2000牀卻有4成病患屬雙北,吃掉桃園病牀量,應跟中央協調重新整理分區,對桃園纔是公平作法。

衛生局長劉宜廉則表示,次醫療區從現行南北兩區調整爲3個區,是衛生局要向中央爭取的目標,會和中央協調。他也提到,清華大學正研商與高醫大議約,預計20日簽約,8月15日前完成土地交付作業,相對順利。

至於亞東紀念醫院該院籌備處目前針對計劃書內公園增設區內道路及帶狀公園形狀討論修改調整中,已和地方初步達成共識。中大醫院則朝向「智慧健康科技園區」及「新創基地與國際人才培育中心」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