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將發包 拚商機擬建飛機的「小人國」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模型。(圖/記者賴於榛攝,下同)

記者賴於榛/臺北報導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將進入發包階段交通部12日到行政院報告,表示第三航廈融入環保、健康、節能等標準,也將挑戰亞洲中轉最短轉機時間40分鐘,旅客出國通關現行25分鐘縮短到12分鐘。爲了拚商機,找出最好的商業模式,桃園機場公司總經理費鴻鈞也表示,考量在多功能大樓中建飛機的「小人國」,傳承航空科學博物館

第三航廈國際競圖日前揭曉,由臺灣世曦英國的Rogers StirkHarbour + Partners菁英團隊勝出,預計2020年完工,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羣召開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轉述,毛治國表示,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除了塑造全新國門意象外,也須將施工經驗留在國內,做爲日後「整場輸出」工程經驗的軟實力,「本案從設計到完工運轉,可以爲中華民國塑造全新的國門意象;第二,這樣重大建設的推動,在完工啓用之後,相關的規劃設計、施工的經驗要留在臺灣,待航廈完成之後,所累積下來的經驗可以成爲對外輸出的軟實力,也就是「整場輸出」的概念。」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規劃多年,工程耗資將近新臺幣800億元,交通部指出,將朝「亞洲中轉時間最短機場」的願景邁進,挑戰亞洲中轉最短轉機時間40分鐘,讓旅客出國通關由現行25分鐘縮短到12分鐘;預估2030年服務旅客量可達到1億人次,創造20.5萬個機場相關就業機會,每年至少增加機場航空相關收入達300億元。

至於第三航廈該如何拚商機,費鴻鈞表示,第三航站實際上分爲第三航廈跟多功能大樓,商業活動預計在多功能大樓區域,會由總顧問、商業顧問與細部設計跟桃機一起研擬考量甚麼在機場歡迎,並打算打造像是飛機「小人國」、遊樂園般的概念,傳承航空科學博物館。

▲桃園機場公司總經理費鴻鈞。(圖/記者賴於榛攝)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