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青埔全區增額容積遭疑圖利

桃園市青埔特定區全區畫爲增額容積開發範圍,遭質疑圖利建商,桃園市都發局否認,並指有建商還認爲鑑價過高。(賴佑維攝)

桃園市政府2年前將青埔特定區全區畫爲增額容積開發範圍,讓建商以繳代金方式取得容積獎勵。國民黨中央委員史碩仁質疑,桃園其他車站都是以500公尺半徑爲範圍,獨有青埔畫爲全區,根本是圖利建商,呼籲新市府應更改政策。

桃園市都市發展局表示,青埔特定區全區畫入增額容積,是因爲特定區內有大園高中、高鐵、青埔國際棒球場3個機捷站,還有高鐵桃園站,若各自畫設500公尺半徑與實際需求有落差,經過討論後,纔將全區納入增額容積,且也經過桃園市都委會審議。

史碩仁指出,其他縣市的類似都市計劃都是以半徑150到300公尺爲開發範圍,桃園市500公尺已經是全國之先,而前市府曾說其他車站的半徑500公尺僅是參考,且增額容積擴大到全青埔特定區已經過桃園市都委會同意,但若按照此邏輯,是否全臺北市也可以提供「增額容積」。

史碩仁又說,過去建案若要蓋更高、更大,取得容積獎勵都是採容積轉移方式,但青埔因爲公共設施採完全徵收,建商因此無法容積轉移,市府的「增額容積」等同是建商的大補丸,恐圖利建商上百億元。更讓人聯想到市府的心中只有建商,呼籲新市府一定要改變。

都發局表示,容積獎勵不能超過建案基地容積基準的20%,此外建商要支付的代金還找來3家鑑價公司依照實價登錄、營造成本評估,過去不少建商還認爲市府鑑價過高、負擔太重,不可能有圖利問題。另臺北、桃園不同,臺北的捷運已經完工,實施增額容積時空背景不存在,而新北也是跟桃園一樣作法。

都發局說,增額容積主要有助於籌措軌道開發自償性經費,若捷運路線、車站定線,且中央通過綜合規畫,都會採用增額容積開發辦法。若房地產景氣時,每年可以挹注市府軌道基金10億以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