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消費糾紛4成不成立 議員嘆消保官淪「無牙老虎」

桃園市針對不配合的廠商實施行政調查,至今已稽查34件。(翻攝攝片/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去年1年有8442件消費糾紛,不成功比例超過4成,議員直指僅5位消保官,間接影響調解品質,且業者常拒不出席,但調解通知無強制力,消保官成無牙齒的老虎,法務局長賴彌鼎說,針對不配合的廠商實施行政調查,至今已稽查34件,且市府還有19位調解委員,全力協助民衆,另外消費糾紛前5名業者都會公告,提醒民衆注意。

議員錢龍說,桃園去年發生的消費者爭議申訴案件高達8442件,其中高達45%調解不成立,失敗態樣又以被申訴業者不出席調解協商爲大宗,突顯業者對消費者不友善、對消保官不重視,要求法務局加強宣導民衆消費知識、減少陷入消費爭議,也應提出積極作爲,擴大公告不友善業者名單及消費爭議類型,更跨局處加強行政調查,清查業者在文化、契約、流程或服務內容有無缺失或瑕疵,務必超前部署,保障消費者權益。

議員黃婉如說,不肖業者根本不把消保官放眼裡,收到調解書卻兩手一攤擺爛,拒絕出席調解,留消費者和消保官苦等,要求法務局拿出魄力,不要讓消保官或調解委員變成沒有牙齒的老虎,她和議員徐其萬都感嘆協商不成最後都只能轉赴法院訴訟。

議員林政賢則說,近年來交友服務所引發的消費糾紛屢見不鮮,每年發生案件數量高達300件以上,其中9成爲年齡介於20至30歲年輕人,涉及的金額從5萬至30萬元不等,強烈呼籲法務局加強相關宣導,提高大衆的法律意識。

議員陳雅倫則感嘆法律服務的頻率不足、時段不對,因應工商業社會,應增開夜間法律諮詢嘉惠上班族,議員張曉昀、李宗豪呼籲師法新北建置線上預約系統,讓民衆不用在現場苦苦排隊等候。

議員張肇良則諷刺,各議員紛紛提供法律諮詢,甚至1周辦3天,突顯桃市府法律服務不足,「議員服務處都要變律師事務所了!」議員徐玉樹建議法務局建立律師公會和議員服務處的媒合平臺,讓市民能就近諮詢。

法務局長賴彌鼎說,兩造雙方都到場才能進行調解,若沒到場、各自堅持立場、沒有共識就會不成立,坦言除非修法,否則調解通知沒有強制力,但市府可以對廠商祭出行政調查,查覈文書資料針對違規處裁罰,若拒不提供也能開鍘,去年10月至今已稽查34件行政調查,絕不會放任業者兩手一攤,也會協助申訴人法律諮詢,到法院爭取權益。他也提到,秘書處正盤點全府空間規畫,6月30日起會調整到1樓更便利民衆諮詢。

消保官則指出,消費爭議前3名爲房屋677件,線上遊戲546件、運輸(外送平臺訂餐)540件,共同特色是損害範圍或金額舉證不易,消費者和業者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導致消保官和消費爭議調解委員的協商妥處率45.7%及調解妥處率32.9%無法提高。

消保官說,但涉及定型化契約者都能介入調查,像是汽車智能設備安全性調查、「非常玩家 環島優惠票券」行政監督調查、雲豹職業籃球賽門票黃牛行政監督調查、孩童用餐收費方式行政調查、電商平臺免責聲明行政調查、極限健身中心停業案行政調查、光之迴廊塔位行政調查及魔獸未出賽行政調查等,消保官將持續強化此類型案件處理,不會讓不肖業者藉口託詞迴避出席協商會議而有僥倖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