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 攜手企業佈局共好未來

簡又新認爲,各行各業的優秀企業應化身先行者,作爲業界的永續典範。圖/主辦單位提供

在全球供應鏈高度串連的環境下,淨零排放、循環經濟、社會責任等永續目標,大型集團或中小企業都已無法置身事外。然而,KPMG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僅四分之一企業對必要的ESG政策、技能和系統準備充分,足以接受外部審視。

「永續發展重要的利害關係人是企業,如果企業能夠解決環境、社會問題的話,那世界就更容易走向永續發展。」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董事長簡又新說。

爲鼓勵產業界逐步達成永續,TAISE致力打造企業ESG交流平臺,連續16年舉辦「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評選活動,表揚各大企業在實踐永續發展、ESG投資及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卓越成果。

「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深獲產官學界肯定,2023年總報獎數已達526個單位,較去年成長24%,創歷史新高,包括386家企業、45所大學、43個政府機關、36所醫院及16家NGO。

【因應永續浪潮 各大企業啓動ESG佈局】

舉辦獎項至今,「很多企業已經做得不錯,我們希望他們成爲產業的先行者。」簡又新認爲,各行各業都需要ESG模範領頭,這些企業獲獎不只有榮耀感,亦能引領其他公司效法。

當然,只有舉辦評選遠遠不夠,「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頒獎典禮結合「全球企業永續論壇」(GCSF),邀請專家學者、得獎企業分享他們的ESG實踐成果及未來藍圖,各大企業彼此學習交流,汲取成功經驗,並讓社會大衆瞭解產業佈局永續的努力。

【蟬聯ESG永續模範生 用行動力創造共好】

在衆多優秀企業中,玉山金控連續九年榮獲最高殊榮「臺灣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蟬聯服務業組第一名,長期深耕ESG的績效與成果有目共睹。

「我們希望成爲最好的銀行,更重要的是一間被尊敬的企業,以及世界一等的企業公民。」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說。

玉山持續追求「社會、公司治理、環境」三者的均衡發展:在社會面向上,重視人才培育與落實DEI,打造多元友善職場。在公司治理方面,8度榮獲主管機關公司治理評鑑前5%佳績,接軌GRI、TCFD及TNFD等國際最新標準透明揭露永續資訊。在環境因應上,積極管理「範疇三」財務碳排放,透過導入內部碳定價及與顧客議合,鼓勵顧客低碳轉型,2021年起累計近300家企業完成議合。

「金融業最重要的,就是運用市場的力量協助更多企業邁向永續。」黃男州提到,對於在永續路上表現好的企業顧客,金融機構提供更低利率的優惠,或是協助發行永續債券;反之,對於高污染且長期未改善的企業,則減少融資支援。如此雙管齊下,拉近完成永續目標的距離。

外商企業落實永續也全力以赴,全球領導日用品品牌花王(臺灣)連續四年獲得「十大永續典範外商企業獎」肯定,爲實現集團2030年零廢棄物的目標而努力。

2016年成功催生全臺第一支使用100%再生PET製成瓶器的產品,最近更成功開發全球第一支使用50%再生PET製成收縮標的產品,花王(臺灣)承諾2025年再生塑料至少使用25%。

除了着重友善環境的商品開發,爲了驅動永續生活轉型,花王(臺灣)深入國小校園推動永續生活教育,帶領孩子瞭解如何在日常生活實踐永續,從小建立永續意識,進而帶給地球更友善的未來。

「單單隻有花王(臺灣)的力量推動ESG活動是不可行的,我們希望集結供應商、合作伙伴的力量一起推動ESG活動。」花王(臺灣)董事長暨總經理長谷川尚一說。花王(臺灣)透過定期召開會議與供應商.合作伙伴分享ESG理念方針,同時也會共享供應商最新的技術與計劃,相互資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