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式訪華:德國,慌了!

3天跑了3個城市,4月14日重慶,15日上海,16日北京。

德國總理朔爾茨的中國行,用“特種兵式旅遊”來形容,毫不爲過。

不過,朔爾茨當然不是來玩的,此次訪華,朔爾茨幾乎是掏出了德國工業的家底班子:電機大廠西門子、製藥集團默克和拜耳、車商奔馳和寶馬等企業的高層。

可以說,德國最優秀的企業幾乎都來了,而且是跟着朔爾茨一起玩“特種兵”。

爲何來去匆匆?

可能從事國際投資、企業出海的朋友都明白:再不來中國考察,德國的工業4.0,就要變成0.4了……

2022年,朔爾茨成爲疫情後首位訪華的歐洲領導人。

那一年,世界汽車市場出現了一個標誌性事件:中國汽車的出口量首次超過德國,成爲世界第二(2023年成了第一)。

汽車產業,是德國的工業之本。

但現在,德國的這些優秀工業企業,卻在“加速潤華”。

一系列的數據和事實可以爲證:

1、大衆投資入股小鵬,BBA加速和中國新能源的綁定。

2、大衆準備擴建安徽合肥的生產和創新中心,有近3000名中國工程師團隊,大衆將在中國研發設計全新的電動車。

3、德國最優質的化工企業巴斯夫,準備在廣東湛江設廠。

4、阿迪達斯頂着美國的禁令,進口中國棉。

對此,德國《世界報》表示深深的擔憂:

“從技術上講,中國新能源車至少與大多數德國車相當,但就價格而言,它們有時要便宜很多。這是對德國核心工業汽車工業發起進攻的先兆……在不久的將來,工業產品浪潮可能會從中國蔓延到德國,企業和政界因此必須找到應對挑戰的新答案。”

用詞之激烈,前所未有。

大衆更是喊出了:“在中國,爲中國。”

朔爾茨來中國,其實就是找答案來了——中國工業怎麼就撼動德國了?

德國是一個極其依賴工業出口的國家,在2003-2008年,德國的出口GDP高居全球第一,德國約有1/3的就業是與出口相關的。

與此同時,德國8000萬左右的人口,又遠少於中、美、日。

由於貿易的長期順差,德國人的小日子過得十分不錯。

其中一些公司的國際知名度極高,比如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大衆、奔馳、寶馬、博世、巴斯夫、西門子、拜耳、採埃孚、萊茵能源……

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打出了一張牌——“德國工業4.0戰略”,將“德國工業標準”推向世界工業高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工業4.0”被認爲是引領全球工業革命的關鍵。

所以長期以來,中國人一提到德國,就感慨:工業4.0牛逼!隱形冠軍牛逼!

尤其是實力最雄厚的汽車業,村裡老人看到二狗開着藍天白雲的寶馬回鄉過年,就知道他現在有出息了。

出口工業,是德國富裕之本,是國家競爭力之要害。

但現在德國面臨的情況就是:

第一,德國上市企業市值逐年走低。

在2023年全球企業市值排名中,西門子、德國電信成了僅有的兩家上榜的德國企業,而且排名都很靠後。

以大衆爲例,大衆公司2022年營收2958億美元,居全球第8位,但市值只有800億美元,不到特斯拉的八分之一。

2022年底,德國公司跌出全球市值排名前100

第二,德國明星企業存在感越來越低。

德國公司名氣雖大,但僅僅集中在工業領域,和中美相比,IT特色不足,新科技實力不足,“新質生產力”不足。

我們看這幾年,幾乎所有全球耀眼企業,都密集分佈在IT、科技企業,就拿美國來說,市值漲得最快的,都是新興產業,比如微軟的人工智能、英偉達的芯片算力、特斯拉的新能源車等等。

全球百大市值企業中,美國公司一般能佔據約55-60個位置,中國大陸也有10多家企業,德國企業已經難覓蹤影。

德國雖然專精製造業,但特長背後,往往是一衆的短板,比如全球消費大品牌,德國幾乎沒有,倒是隔壁的法國有不少。

而且就連製造業這個本,在中國面前,也在漸漸失去優勢。

第三,德國越來越離不開中國。

中國市場,是德國汽車企業的重心,過去,BBA三家德企的在華銷量,多達其全球銷量的30%-40%。

德國電視一臺曾報道:“在中國售出的汽車要比全世界其他地方加起來都要多。大衆40%的利潤就來自中國。”

可以說是中國的白領用自己的血汗錢,給德國工廠的工人養老。

但現在,形勢不一樣了。

大衆集團首席遊說官施特格曾在一個採訪中,直接將大衆的命運與德國經濟的命運綁定:

“與中國的合作不只對大衆集團而言至關重要,對整個德國的經濟也是如此。”

早在2017年,德國工商會(DIHK)就宣佈,德國與中國的貿易總額首次超越了和美國的貿易額。

也就是說,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爲了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那時候,特朗普一邊加速和歐洲脫鉤,一邊鼓動歐洲和中國脫鉤。

但大衆集團CEO迪斯卻說:

“如果我們完全(從中國)撤出,第二天,德國2萬名開發工程師中的1萬名就可能會丟掉飯碗。大衆汽車正在變得更加中國化。大衆汽車的未來,將由中國決定。”

中國市場,是德國工業的出口所在。

在德國經濟承壓的情況下,加強和中國的合作,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朔爾茨在和上海同濟大學演講互動中,也是跟中國學生打成一片,試圖塑造友善的形象。

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市場,德國的工人,將會面臨資本家的“降本增效”。

而在這個情況下,大衆、寶馬這些企業,還在加速把產業遷移到中國來。

2015年起,中國成爲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產業鏈完整,價格低廉,而且正在逐步放鬆對外資進入限制。

基於此,德國企業加速“潤華”,2020年5月,大衆集團投資10億歐元入股江淮汽車,增持江淮大衆股權至75%,獲得公司管理權。

同時大衆還投資了11億歐元在中國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上,買下了26%的股份。

德國“汽車教父”杜登霍夫教授說:

“基於對於中國的依賴,(德國)汽車公司一定會繼續活躍在中國,(德國)政府也要接受我們與中國緊密聯繫的現實。”

翻譯一下:爲了賺錢,我們必須要潤,德國政府不得不接受我們的潤。

的確,站在企業的角度,沒有人希望失去如此大的市場和如此廉價、成熟、穩定的供應鏈。

去年11月,大衆高管對總部的員工釋放風聲,計劃在歐洲裁員,把全球的生產成本降低100億歐元。

“爲了提高效率,我們必須縮減員工規模。”

一邊是本土企業的裁員,一邊是中國進口汽車的涌入,汽車工業一直是德國經濟的支柱,創造了近80萬個就業崗位。

但今天,中國已經撼動了這個產業格局。

還有一個細節,可能很多人也沒注意到,中國家電的廠商美的,已經在2016年收購了德國的庫卡公司,這是一家制造汽車生產線機器人的領先企業。

大衆汽車在合肥新建的組裝線,就是用的庫卡機器人。

如果說,過去德國車企在中國生產的車,還有一些零件需要德國出口。

那麼在未來,德國汽車企業可以在中國真正實現100%的零部件本地化。

距離大衆汽車合肥中心不到50公里的地方,其競爭對手蔚來的第二家工廠已開工。

從裝配線到設計交付,蔚來要比大衆更先進。

相較於中國本土的新能源,市場上已經流傳BBA的電動車是“雜牌車”的說法。

今天,德國汽車工業在中國的地位,已經不是領導者,而是追趕者。

可以說,德國企業在世界的地位,也只有SAP和西門子在強撐門面,傳統工業強項已經不被資本市場看好了。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朔爾茨的訪華。

此時,中國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等“新三樣”正有力挑戰着德國和歐盟的傳統所長。

而德國和歐盟卻圍繞着反核、環保、綠色等美國設置好的產業議題,找不到方向。

此外,俄烏衝突也正在一點一滴地抽歐洲的血,德國只能忍受北溪管道被炸的啞巴虧。

德國到底要怎麼辦?

朔爾茨的回答是:與其閉門造車,不如來中國看一看。